第125章 我们打出石油啦(3 / 4)

加入书签

地方能出石油,给出的理由也很强大。就连老大哥的专家也认为要是那嘎达产石油的话,早就被小本子国发现了,还能轮得到你不成!

这话其实也不算错,小本子占了东四省那么多年,该找到的早就找到了,何况后来老蒋又请了阿美莉卡的勘探队对东北进行了一次勘探,不可能还会轮到啥也不懂的李旭东找到石油。

李旭东没有得到大多数领导的支持,不是因为他的资历太浅,而是东北确实被勘探过太多次了,不相信李旭东才是正常的。

挺李旭东的只有自己的领导,更多的领导认为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本来就不富裕,集中精力把最有可能的事情办好才是对工作的负责。

雪上加霜的事情发生了,人力撤走了四分之三,物力撤的更多,还好的就是李旭东自己组织的设备没有运往川省,实乃不幸中的大幸。

时间过得飞快,王主任协调的人员来了报名人数的一半,更多的家庭不愿意自己孩子吃苦,尤其是四九城里家里有老人的,唠叨着说道:“宁古塔还没那么远呢,去那个安达县那不是等于流放了么?”

人多力量大,人数不足就用工程机械来凑,一台机器有时候胜过一百个人的力量,少数熟练工人从西疆直接调到了北疆,算是老领导对李旭东的最大支持了。

谁都不会一帆风顺过完这一辈子,人生总会遭遇一些挫折的,面对挫折,李旭东的应对很简单,几个电话打出国,后续还会有两船机械设备和其他物资到达大连,家里的三位夫人最担心的就是李旭东吃苦,能用最好的绝对不会用第二好的代替,至于欠下多少人情债,那没关系,等我家老公回来了就还。

李旭东和地质勘探队的专家们带着大杂院的子弟们很低调的出征了,土地还没完全解冻,不过没什么关系,有机械的力量加持,人定胜天。专家也还是那几个专家,李旭东新配了一位秘书,领导体谅李旭东的奉献精神,专门安排了一个生活秘书,他开来的两台越野车也没要他的,一台给了他,一台给了地质专家们。

前期的集装箱都组装了起来,设备和物资都是部队的战士们帮忙搭建的,就连汽车也抽调了一个运输营和油料股,另外还有一个营的兵力驻守在周围。

火车到达哈市,接下来的路程由三台带空调的客车和一长溜的运输车来完成,运输车上带有柴油取暖器,顶上是厚厚的毡毯裹得密不透风,八百人的队伍一趟就全部拉完了。

原本准备的三千人的住宿和吃食现在也用不上那么多了,而且对于李旭东来说,一点吃食算不得什么,吃就吃好点的,谁叫这里环境这么艰苦呢。

来到这里的都是吃苦耐劳的普通家庭和贫困家庭的孩子,更多的人基本上都选择去了川省。

在安达,专家和一线工作者待遇最好,他们可以睡在集装箱做的房子里面,然后优先女生,来此工作的新人统一发放二十七块五一个月的工资,没有学徒期,再加上高寒补助、野外作业等一系列补助,不仅工资能保存下来,而且补助也达到了十二块五,其他的生活用品全部都由安达县石油基地提供,大到帐篷睡袋和个人衣物,小到洗脸毛巾和牙膏牙刷由里到外全部都免费发放,衣服鞋袜都是两三套不等,就连女生私密的东西都由基地免费提供,可笑的是很多女生居然不会用,还得某某同志亲自教她们如何撕下塑料胶带,如何固定。

李旭东尽了最大的努力来保证后勤,本来应该睡的地窝子,被李旭东的活动板房代替,房间不够那也没办法,大通铺走起,李旭东也睡大通铺,理由是大家挤在一起暖和。

从无到有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所有人都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工人们倒是没什么怨言,虽然寒风刺骨,但是吃的穿的比在四九城的时候好多了,一个礼拜还能吃上三次肉,餐餐还有鸡蛋汤,没什么不满足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