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高丽改革(1 / 2)

加入书签

朱元璋微微点头,看向刘伯温,又问道:“伯温,依你之见,将高丽之地改为一地布政使司,此计可行否?”

刘伯温略作思忖,拱手应答:“陛下,此计可行。

高丽之地改为布政使司,纳入我朝规制,利于长远治理。

然选派官员一事,至关重要。

当从本朝精心择选,所选之人需熟稔政务、清正廉洁且熟知我朝典章制度,方能将陛下之仁德与政令,切实推行于高丽,确保当地平稳归治,长治久安。”

浙东集团众人始料未及竟有此意外之获,心思一转,便不再执着于推举高丽旧贵族为官之事。

他们心中皆明,此时能参与到高丽改制为布政使司这等大事之中,才是获利匪浅之良机。

当下,众人相视,心照不宣,暗暗盘算着如何在此事上谋取最大益处。

浙东集团那官员赶忙又站出,满脸堆笑,恭敬作揖道:“陛下,刘大人所言极是。

《荀子》云:‘政令行,风俗美。

’我朝选派贤能官员前往高丽,以我大明完备之政令、醇厚之风俗,去教化治理,必能让高丽焕然一新。

又云‘上者,下之仪也’,我朝官员以身作则,推行圣教,高丽之地必能欣然从善,归于王化。

此诚为利国利民、彰显天威之举,臣等万分赞同。”

杨宪眉头一皱,嘴角浮起一抹不屑,冷哼道:“哼,浙东诸公变脸之,可比放屁还快。

方才还执着于高丽旧人,这会儿又忙着应和,不过是贪图那改制中的好处罢了,真真让人不齿。”

浙东集团那官员面色一沉,怒视杨宪,义正言辞道:“杨大人,《论语》云:‘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你出口粗俗,如此无礼,岂是君子所为?我等所言,皆为大明江山社稷考量,绝非如你所污蔑那般。

你当道歉,否则便是有失朝堂礼仪,不尊圣人教诲!”

杨宪双目圆睁,毫不示弱,指着浙东集团官员骂道:“你等不过是些营营逐利的虫豸,也配与我理论?人岂会向畜生道歉!”

浙东集团众人纷纷跪地,齐声奏道:“陛下,杨宪出口伤人,言语粗鄙,实乃有失朝堂体统,望陛下治其罪,以正纲纪!”

朱元璋面色一沉,看向杨宪,厉声道:“杨宪,朝堂之上,岂容你如此放肆!

身为臣子,当守礼仪,出言需谨慎。

今罚你俸银半年,望你日后谨言慎行!”

杨宪赶忙跪地,叩道:“陛下训诫极是,臣甘愿受罚。”

下得朝来,有人凑到杨宪身旁,低声问道:“杨大人,您方才为何如此口不择言?为这等事被罚俸半年,实在不划算啊。”

杨宪嘴角一扬,神色轻松,满不在乎地笑道:“罚俸能算何事?骂那浙东集团之人,骂得畅快淋漓,此刻心情大好,哈哈哈!”

那同僚听闻,不禁一怔,张口欲言,却又觉无话可说,只得无奈地摇了摇头,脸上满是哭笑不得之色。

浙东集团诸人聚于一处,低声商议。

一人率先开口道:“此番高丽改为布政使司,定有诸多事务,咱们可得从中寻些生财之道。”

另一人接话:“不错,选派官员一事,或可运作,那些想谋此美差之人,定愿出高价。”

又有人道:“还有高丽当地之商贸、田赋,咱们若能插手,必获利丰厚。”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皆在盘算着如何从中牟利。

这时,有一人面露忧色,缓缓说道:“诸位,此事还需谨慎。

若高丽当真严格执行新政,一切依规而行,那咱们运作的空间可就小了,诸多盘算恐成泡影,这岂不是坏事?”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