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各自的人脉(2 / 2)

加入书签

p>朱元璋轻轻握住马皇后的手,宽慰道:“妹子,我也心疼雄英,但他是皇太孙,迟早得经历这些。

北面修筑官道,勋贵众多,各方势力相互制衡,反倒相对安全。

让他早些接触,也能磨炼心智,日后好担起大任。”

马皇后听了,虽心中仍有些忧虑,但也知朱元璋所言在理,便不再多言,只默默祈祷朱雄英此去一切顺利。

朱雄英回到东宫,径直去找了太子妃常氏,将朱元璋安排他参与北面官道修筑之事,一五一十地说了。

常氏听后,微微一笑,安抚道:“英儿,你不必为此担忧。

那北面路段的官道修建,因诸多勋贵参与,本就会进展得相对顺利。

即便你不参与,情形也差不到哪儿去。”

稍作停顿,常氏又接着说道:“倘若你在那边遇到什么困难,尽管去找万民商会。

你也知道,这万民商会乃是辽东商会,归你舅舅掌管。

有他的势力在,多少能帮衬你些。

你舅舅定会全力支持你,保你无虞。”

朱雄英听了,心中顿时安稳不少,点头称是:“多谢母妃提点,儿记住了。

有舅舅的万民商会照应,儿便放心多了。”

常氏看着朱雄英,满眼慈爱,又细细叮嘱了他一些出门在外的注意事项,才让他回房准备行装。

未几,太子妃常氏即唤来那自辽东而来之贴心人,付与亲笔书信,着其送交与应天府万民商会之管事。

万民商会之管事,得太子妃常氏书函后,旋即遣人加急送往辽东辽国公处。

常孤雏接得书信,便着人吩咐下去,但凡是北路水泥官道修筑诸事,一应水泥等材料,皆当优先供给。

且辽东匠人,亦可遣去帮工。

既朱允炆与朱雄英二人被推将出来,那便自然要拼人脉、比背景了。

朱允炆身后,有江南士绅豪族相佐;朱雄英身侧,淮西勋贵拥立,且辽东辽国公亦为其臂助。

然江南士族行事,实乃过于急切。

现今辽东势大,堪称大明第一经济体,其物力、财力,丝毫不落下风。

尤要者,辽东建设之力,工程之优,较江南强甚。

此水泥官道,便起于辽东。

若得辽东襄助,朱雄英成事必快于朱允炆,且更为圆满。

然江南士绅豪族亦无奈,虽朱允炆与朱雄英争储君之位,朱允炆胜算颇小,却总得押注。

往后之事,又有谁能说得定?

hai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