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清扫旧势力开册入籍(1 / 2)
高丽国中,自浙东集团在大明遭了打压、烟消云散之后,蓝玉便着手料理那些曾与浙东集团暗通款曲的旧贵族。
这些贵族往日里仗着与浙东集团有勾结,在国中多有不法,或私通消息,或囤积物资,以为有靠山便可高枕无忧。
不想浙东集团一朝覆灭,他们的把柄也落到了蓝玉手中。
蓝玉本是行伍出身,行事素来雷厉风行。
先是命人将那些往来密信、交易账簿一一查清,列出名单,随后便派兵包围了几家恶贵族的府邸。
“奉大明旨意,查抄通敌叛国者家产!”
兵士们破门而入时,那些贵族还在府中饮酒作乐,见此情景,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瘫软在地。
有试图反抗的,被兵士们三下五除二捆了,押在院中听候落。
家产被清点入册,土地被收回,连依附他们的家奴也四散奔逃。
其余与浙东集团有牵连的贵族,见恶遭了清算,吓得连夜将藏匿的金银、书信付之一炬,有的甚至想逃到海外避祸,却被守在港口的兵士截住,插翅难飞。
蓝玉坐镇高丽府衙,每日都有处置结果报上来:或革去爵位,贬为庶民;或流放边地,永不得回京;罪大恶极者,当即问斩,以儆效尤。
不过月余,高丽国中那些盘根错节的旧贵族势力便被连根拔起,朝堂上下为之一清。
百姓见那些平日作威作福的贵族落得这般下场,无不拍手称快,暗地里都说:“大明来的这位将军,真是铁面无私!”
蓝玉却并未就此停歇,又下令清查户籍、丈量土地,将那些贵族侵占的田产分给贫苦百姓。
高丽国中,渐渐有了新气象。
蓝玉在高丽衙署中看着账簿,眉头紧锁。
高丽土地贫瘠,农户辛苦一年也收不上多少粮食,百姓多靠海产度日,可盐铁、布匹这些必需品,常年得从辽东运过来,运费耗损不说,一旦遇上个天灾兵祸,供应就断了档。
他思忖许久,叫过亲卫:“备一份文书,你亲自送往辽东,面见辽国公常孤雏,就说高丽民生凋敝,单靠海运水产难以为继,辽东沃野千里,能否请国公指点一二,看看有什么法子能让高丽自己种出些粮食来,总不能一直靠着辽东接济。”
亲卫领命,快马加鞭往辽东赶去。
一路晓行夜宿,不日便到了辽国公府。
常孤雏见了文书,知道蓝玉的难处,当即召来农官商议。
农官说:“高丽气候虽冷,但有些耐寒的作物或许能种,比如土豆、燕麦。
咱们辽东试种了几年,收成还不错,不如送些种子过去,再派几个老农去教他们耕种法子?”
常孤雏点头:“就这么办。
你挑些好种子,选十个经验丰富的老农,跟着信使回高丽。
告诉蓝玉,有啥难处尽管开口,都是为了朝廷的疆土百姓。”
亲卫带着种子和老农返回高丽,蓝玉见了大喜,立刻组织百姓开垦荒地,老农们手把手教他们选种、下种、施肥。
到了秋收时,土豆挖出来堆成了小山,燕麦也打了不少,高丽百姓看着粮仓里的新粮,脸上终于有了笑容。
蓝玉看着这光景,知道这才是长久之计。
辽东的杂交水稻种子运到高丽时,百姓们围着麻袋好奇打量,有人嘀咕:“这米粒看着比寻常稻子饱满,真能在咱这冷地里长?”
蓝玉蹲下身,抓起一把种子给众人看:“这是辽东农师特意培育的耐寒品种,去年在更北的地方都收了好成数。
咱们试试,成了,往后就不用再怕老天不赏饭。”
他亲自带着农户翻耕水田,辽东来的农师在田埂上教大家控水、分秧:“这稻子喜暖,但也经得住霜,关键是苗期得把水层控好,别让冷风吹着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