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一剂猛药(1 / 2)
江南的雨,总带着一股子黏腻的潮气。
刘伯温、杨宪、牛达三人坐在客栈房内,桌上摊着朝廷清查不法寺产的旨意,墨迹被窗外飘进的雨丝打湿了一角。
“这旨意一下,怕是要捅马蜂窝了。”
牛达摩挲着腰间的佩刀,瓮声瓮气地说,“那些寺庙养了多少信徒,个个都把僧人当活菩萨供着。”
杨宪冷笑一声,指尖点着地图上标记的寺庙:“越是这样,越说明他们心里有鬼。
信徒?怕多是被蒙在鼓里的愚民罢了。”
刘伯温捻着胡须,目光落在窗外被雨水打湿的青石板路上:“先从那几处与士绅勾连最深的寺庙动手。
记住,只查不法田产,莫伤无辜僧人,更别与信徒起正面冲突。”
话音未落,楼下忽然传来喧哗声。
三人走到窗边一看,只见客栈外聚集了数百人,手里举着香,跪在泥泞里,为的几个老者声泪俱下:“高僧是好人啊!
怎么能查他们?”
“官府是不是弄错了?”
“再敢动寺庙一根手指头,我们就死在这里!”
牛达气得拳头咯吱响:“这群人被灌了什么迷魂汤?咱们是替天行道,反倒成了恶人?”
杨宪皱眉:“是寺庙的人煽动的。
他们知道硬抗不过,就拿信徒当挡箭牌。”
刘伯温看着人群中几个眼神闪烁、悄悄指挥的僧人,缓缓道:“别急。
他们要闹,就让他们闹。
去,把查到的田产账册抄录几份,贴在街角的告示栏上——让百姓看看,那些‘慈悲为怀’的高僧,名下有多少良田,每年吞了多少赋税。”
牛达眼睛一亮:“还是先生有办法!”
杨宪却道:“怕是没那么容易。
这些信徒被洗脑多年,哪会轻易信账册?”
“信不信由他们,但账册得让他们看见。”
刘伯温语气平静,“再去请几位乡绅——不是与寺庙勾结的那种,是真正清廉的长者,让他们出来说句公道话。
百姓或许不信官府,却信同乡的口碑。”
三人正商议着,楼下的喧哗更甚,竟有信徒开始往客栈门口扔石子,嘴里骂着“贪官”
“害贤”
。
牛达按捺不住,就要下楼理论,被刘伯温拦住。
“稍等。”
刘伯温指着人群后方,“看那边。”
只见几个先前还跪在最前面的老者,悄悄往后缩了缩,眼神躲闪——他们脚边的泥水里,不知何时被人塞了几张纸,正是寺庙僧人私下放高利贷、强占民女的证据,字迹潦草,却字字扎眼。
人群渐渐安静下来,有人捡起纸,小声念着,脸色越来越白。
刚才还激动的信徒,看看纸上的字,又看看那些悄悄后退的“带头人”
,眼神里多了几分迟疑。
“火候差不多了。”
刘伯温对杨宪道,“去,把账册贴出去。”
杨宪领命下楼,刚把账册贴在告示栏上,就有识字的信徒围上去看。
起初还有人骂“假的”
,但随着几个乡绅被请来,指着账册上的田产位置一一核对,人群里的质疑声越来越小。
“那片水田,去年确实被寺庙圈走了,我家侄儿还去理论过,被打了出来!”
“难怪这几年赋税越来越重,原来这么多田都不算数了……”
“高僧要那么多银子做什么?”
喧哗渐渐变成了窃窃私语,再到沉默。
那些煽动的僧人见势不妙,想悄悄溜走,却被牛达带人堵住。
刘伯温站在窗前,看着人群散去,雨水冲刷着地面的泥泞,轻声道:“民心如秤,虽会被蒙蔽,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