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配合默契(1 / 4)

加入书签

    亲眼所见的事实,让石云峰信心大增,从盛凯金属研究所回来后,他先把情况向魏盛发作了通报,老魏不仅没有分享的喜悦,反而显得十分冷淡,“都过去一年多了,才取得这么点进展,离赌局设定的条件还差十万八千里,石总,这点进展不值得高兴,你还得抓紧时间呀!”

    都想赢得赌局,但两人的心态完全不一样,石云峰一心想让永辉公司转变经营方向,摆脱对稀土资源的依赖,魏盛发则根本不顾公司的未来,他想赢得赌局,只是看中了石云峰在永辉公司的几亿资产。

    就像棋盘两边的一对棋手,石云峰每走出有利的一步,魏盛发都觉得对自己是一种威胁,他不管对方获胜的意义,只希望石云峰最终失败,那几亿资产就归他了。

    意识到魏盛发的小人格局,石云峰不仅决定从此以后,在稀土材料开发取得完全成功之前,不再向魏盛发通报项目进展,而且坚定信心,一定要把项目开发成功,并实现工业化生产,为了让永辉公司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他必须赢得这场赌局。

    因为此前跟华昌材料研究院合作不顺利,石云峰已经有三四个月没向四通集团的同事们通报稀土材料项目的进展了,即使聚到一起,石云峰也尽量避开稀土材料方面的话题,因为自己草率行事,没有选准合作伙伴,导致首次合作失败了,他觉得没法向那些同事解释,还不如闭口不谈。

    现在情况不同了,盛凯金属研究所的课题组不仅拿出了稀土永磁材料样品,对方项目负责人还提供了清晰的工作思路和切实可行的试验方案,石云峰觉得有必要把这一进展跟老同事们分享。

    两天后的一次四通集团高层会议结束后,石云峰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小纸包,里面是一小片灰黑色金属物品,他拿在手里对大家说:“这就是合作伙伴开发出来的稀土永磁材料样品。”

    “好长时间没听你提这件事了,没想到样品都出来了,看来项目进展顺利,接下来该准备生产线建设了吧?”同事们七嘴八舌地问。

    “因为初次接触稀土材料,先期走了一段弯路,现在总算步入正轨,近两三个月可以说进展神速,但离成功还有一段距离,就这件样品的工艺技术而言,生产成本太高,实现工业化意义不大。合作方接下来要通过工艺路线的改变和优化,把成本降下来,才能考虑建设工业化生产线。”石云峰为人坦荡,从不避讳自己在工作中的失误。

    没有人关注此前走过的弯路,大家都建议为生产线建设提前做准备,毕竟生产项目的建设,涉及资金筹措、场地规划、安全环保评估等一系列工作,其中任何一项都不是能够轻易完成的任务。四通集团几位高管跟石云峰心有灵犀,把他想说的话,都替他说出来了。

    石云峰非常清楚,将来建设稀土永磁材料生产线,必须依靠四通集团这些管理人员,因为永辉公司管理层,除了他自己,其他人既不具备生产线建设经验,也没有那样的素质。尤其是董事长魏盛发,一门心思放在如何钻政策空子上,总想打稀土资源的主意,巴不得石云峰转变企业经营方向的计划失败才好。

    几位同事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