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配合默契(2 / 4)
云峰忍不住笑了,“还是咱们配合默契,今天跟你们通报这件事,就是想请大家有个思想准备,项目的工业化即将进入前期准备阶段,永辉公司那边没有可用之人,很多工作可能就要麻烦大家了。”
财务总监何树青首先表态,“按照沈总以前的分析,稀土材料表面上看是永辉公司的项目,实际上早晚会成为四通集团的事,所以,需要我们做什么,石总尽管交代。”
常务副总沈岚善于从全局考虑问题,“石总,对即将开始的前期准备工作,你有什么计划吗?”
石云峰亲自主持建设了四通集团的所有生产项目,具有丰富的项目建设和管理经验,但眼下的稀土永磁材料项目跟以前的生产项目有所不同,以前的项目都是引进成套的工艺技术,对方会提供所有需要的技术文件,而稀土材料属于自己开发的项目,工艺技术当然由合作方提供,安全环保方面的材料和手续,则需要自己解决,合作方只能提供必要的技术参数。
虽然事情不是太着急,为了让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石云峰还是当场做了分工,他自己除了负责统筹整个稀土永磁材料项目的实施,还要跟地方政府协调,去有关部门立项,并申请项目建设用地,何树青负责建设资金的筹措和调配,沈岚跟环保和安监部门联系,着手开展项目的环境和安全评估。
因为永辉公司办公室都是魏盛发安排的一帮闲散人员,各方面工作能力都很差,加上老魏对稀土材料项目一点也不热心,自从开始准备工作以后,石云峰干脆把很多事情都放在四通集团去做。四通集团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全都是根据能力招聘的,完全适应集团公司各方面工作的需要。
根据石云峰提供的资料,办公室工作人员只用了三天,就分别完成了一份项目可行性报告和一份项目立项建议书。
石云峰是闻名省内的企业家,当地政界人士对他自然很熟悉,当他把这两份材料放在天泉县发改局分管工业项目的刘副局长面前,对方跟他寒暄一番后问道:“石总,四通集团又要做什么新项目?”
“这次不是四通集团,是永辉公司,为了配合政府整治稀土行业乱象的号召,我们这个项目完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你一定感兴趣,希望发改局尽快立项。”
刘副局长一边翻看立项报告,一边说话,“再着急也得走必要的程序,即使我们部门不耽搁,十几个部门的公章盖完,少说也要一个月。急什么嘛,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事要一件一件地办。”
“哎哟,刘局,企业都停产整顿一年多了,职工们没事干,公司只能把他们组织起来进行文化培训,不但给他们全额发工资,还要聘请教师,并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企业没有收入,每天却要一大笔支出,我们怎能不着急呀!”毕竟求人家办事,要是在其他场合,石云峰就得说对方站着说话不腰疼。
虽然两人算不上多好的朋友,起码是老熟人,老刘说出了肺腑之言,“整治稀土行业乱象,就是我们部门牵头执行的,你们这项目,不仅符合产业政策,也是我们鼓励的发展方向,我可以现在就给你批准立项,但其他部门我管不了,而且规定的程序还必须走,石总,你能想出其他好办法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