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没有开创性,还不如研究数学!(2 / 4)

加入书签

其他人的心里也都不是滋味,他们进行实验制备的高质量样品,还要拿到其他机构,让其他团队帮忙检测分析。

    这不就等于把成果送给了其他团队?

    虽然检测上的成果并不大,但最终发表论文或者做成果报告,还是要重点提一句‘和某某机构、某某团队合作’。

    其他人倒是影响不大,但对于方慧敏这样的检测人员是不公平的。

    他们一直跟着项目,对各种实验残留物进行分析,过往所积累的实验数据,都是检测人员一次次检测记录完成的。

    在实验有了突破进展以后,他们的工作贡献却被分走了。

    张明浩忽然开口道,“不用那么麻烦,暂时也不需要找其他团队。”

    其他人顿时看过去。

    张明浩笑道,“不要忘了,我们的实验才刚刚开始。”

    “这次实验所用的衬底方案,就只是讨论得出的结果。”

    “没有理论依据,只依照经验,肯定不是最佳的设计,我们可以对衬底的特性进行微调,然后进行大规模的实验。”

    “后续就能制造出质量更高的锡烯,质量更高,就更容易检测。”

    朱炳坤顿时眼前一亮。

    其他人也都反应过来,他们才进行第一次实验。

    如果再调整数值,进行大规模的实验,肯定能制造质量更高的锡烯。

    ……

    “开会、开会!”

    朱炳坤回到办公室,再和薛坤、张明浩等人讨论一下,当即做决定的喊了一声,“除了检测室,其他人都去二楼!”

    “我们要进行大规模实验!”

    他的喊声很响亮,明显是做出了重大决定。

    这确实是重大决定。

    大规模实验不是能轻易做的,实验次数多就代表了经费消耗多,包括设备运行、材料、检测等等,大规模实验也就意味着经费快速损耗。

    实验室的超材料项目经费只有四百多万。

    过去一年多时间已经用掉了一半以上,再大规模实验进行一次实验,经费会耗到百万以下。

    到时候,材料以及其他消耗物库存结余可能都不够,要重新花钱来购买添置。

    一旦经费耗到百万以下,再有发现想进行研究,可能就会遇到资金不足的问题。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