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洪武八年(4 / 13)
四年。
按照如今的情况,他似乎还能活下去,而他活着也就导致大礼不存在主少国疑,五姓争立的事情。
祐世隆虽说有些穷兵黩武,可他手段却不差,有他在位,诸如杨氏、郑氏和段氏根本不敢抬头。
不过如此也好,且让他继续活着,待几年后出兵收复云南,刘继隆倒要亲自见见这西南酋龙。
至于北边的李克用和李思恭等人,他们虽说联盟讨击奚部和契丹,顺带整合了漠南的鞑靼诸部,但实力有限。
若非如此,他们也不会去和契丹争斗,而是早就筹谋南下了。
有安破胡、斛斯光坐镇河东、河北,他们想要入寇便不太可能。
眼下先让他们与契丹、奚部争斗,等到两败俱伤时,大汉再出兵先夺取燕北辽水之地,继而南下解决大礼,最后再收拾他们二人也不迟。
“陛下,太子那边……”
张瑛见刘继隆沉思,试探性开口询问起来,而刘继隆闻言则是道:
“小子年少,让人为难为难,长长记性便是,倒也不必事事紧盯。”
“旁人愿意帮他,自然是有所求,让他明白这些也好。”
“待他当差归来,想来也该成长许多了。”
刘继隆这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他不可能主动出手帮刘烈,但地方衙门上想要攀附刘烈而出手的人,他也不会制止。
刘烈毕竟是太子,他需要自己的班底,而刘继隆并不抗拒这点。
他从未想过刘烈日后会萧规曹随的遵守自己定下的规矩,哪怕刘烈表现得事事恭顺,他也依旧这么认为,更别提如今刘烈与他性子相差太多了。
“近来国子监下官学如何了?”
他边示意马车返回紫薇城,边询问车内三人,三人中敬翔闻言开口道:“入学者甚多,退学者亦不少。”
见敬翔描述大概,张瑛随之补充道:“自朝廷于洪武三年正月于天下诸道有司州县乡社开办官学以来,至今已有六载。”
“官学第一批学子相继毕业后,小学中尚有在学五十六万学子,所毕业的第一批学子数量为九万六千余人,其中参与科考诸道大学的数量为六万四千余人。”
张瑛详细阐述过后,刘继隆便知晓了官学的情况。
洪武三年天下入学学子四十八万,结果最后毕业并选择继续科考进入大学的更是不足七万,其中部分还是陇右报考的学子。
其余诸道的大部分学子都倒在了求学的路上,这主要还是纸笔砚墨昂贵和供养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