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专家瞎折腾(2 / 4)
”
他每问一句,脸上的轻蔑就加重一分。
这些个名词,别说一个农村老太太,就是公社里正儿八经的农技员,也未必能答得上来。
村民们的心又悬了起来,一道道担心的目光投向陈秀英,生怕她被问住,当场下不来台。
陈秀英却笑了,那笑里头,透着一股子稳当劲儿。
她没说话,回头看了一眼一直安安静静站在她身后的陈念。
“念念,把咱们这几天的记录本,拿给这位同志瞧瞧。”
她特意叮嘱了一句。
“记住,就说草木灰、河泥和粪肥的事儿,旁的别多嘴。”
“嗯。”
陈念点点头,从自己的小布兜里,宝贝似的掏出一个用牛皮纸做的封面的本子。
她走到吴斌面前,把本子递了过去。
吴斌皱着眉接过来,本来还以为是小孩子瞎画的涂鸦。
可他翻开第一页,就愣住了。
本子上的字迹是稚嫩的,一笔一划都透着股认真劲儿。
可记下来的东西,却让他这个正经科班出身的技术员,心里咯噔一下。
“三月初七,晴。
土色泛白,硬邦邦的,撮一点放嘴里,又苦又涩。”
“三月初八,阴。
铺草木灰三指头厚,河泥半寸,浇透水。
泥巴吃水很慢,有水洼。”
“三月十五,晴。
土色深了点,涩味轻了,土块也软了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月二十,下小雨。
地里湿润润的,看见蚯蚓了。”
“四月初一,下种。
出苗,十颗籽出了快十颗。”
吴斌一页一页往下翻,脸上的表情从轻蔑变成了惊讶,最后,几乎是不敢相信。
本子最后一页,还用炭笔歪歪扭扭地画着一小堆麦麸和一小撮灰色粉末的图画,旁边用更小的字写着:“奶奶说的‘老底子’,照着份量加,土更软和。”
旁边的孙培德也好奇地凑了过来。
他只扫了一眼,神情立马就变了。
他郑重地扶了扶眼镜。
“小同志,这……这都是你记的?”
陈念点点头,老实回答:“是奶奶教我记的。
她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地里的事儿,一天一个样,不拿笔记下来,扭头就忘了。”
她说完,又从布兜里掏出个巴掌大的小秤,还摸出一小撮麦麸和一丁点灰色的“老底子”
。
“爷爷,我跟奶奶练了三天了。
一钱‘老底子’,混十斤麦麸,您瞧。”
她把两样东西小心翼翼地放上秤盘,小小的秤砣轻轻一压,那秤杆的指针不偏不倚,正好指着“一钱”
的刻度,动作熟练得不像个小丫头。
孙培德彻底惊住了。
“嘿!
这丫头还会使唤老秤?”
陈秀英笑了。
“地里的活计,就得学真本事。”
旁边立马有人跟着嚷嚷:“可不是嘛!
念丫头这本子,比公社的台账都记的细!
往后啊,咱村的地就靠大娘和你了!”
几个妇人也跟着附和:“是啊,念丫头可比那灵儿丫头踏实多了。”
陈念被夸得脸一红,赶紧把本子抱回怀里,心里却更坚定了要好好记下去。
吴斌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手里空落落的,拿着那支钢笔,浑身不自在。
他嘴还硬着。
“记录得再好,也说明不了什么!
眼见为实!”
说完,他把本子往陈念怀里一塞,迈开大步就往地里冲。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