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助军巡汤赏延寿(1 / 2)

加入书签

二月初九。霍王李元轨率领着文武百官,浩浩荡荡地进宫求见。他们身着朝服,神情庄重,步履稳健地走进宫殿。

一见到李治,李元轨便上前一步:

“圣人,如今裴行俭和周道务两位将军正领兵讨伐突厥,军需耗费巨大。臣与百官商议后,都愿意拿出一个月的俸禄资助军队,略尽绵薄之力,以助平叛之大事。”

李治闻听此言,不禁又惊又喜。

他原本以为这些大臣们只是来汇报一些日常政务,却没想到他们竟然如此慷慨解囊,为国家的战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他心中感动:

“诸位爱卿有此心意,朕深感欣慰。然而,俸禄乃是你们养家糊口之资,若全部拿出,家中老小又该如何生活呢?”

李元轨微微一笑,摇头:

“圣人多虑了。臣等家中虽不富裕,但也还过得去。拿出一个月的俸禄,并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大影响。况且,只要能早日平定突厥,让边疆百姓安居乐业,这点付出又算得了什么呢?”

李治听了李元轨的话,心中愈发感动。他点点头,对众大臣:

“诸位爱卿如此深明大义,实乃国家之幸,百姓之福。朕在此替前线的将士们谢过你们了!”接着,他转头对李元轨说:“你让户部将俸禄收齐后,尽快送往前线,切勿耽误了军需。”

李元轨领命而去,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表示愿意全力支持。

一时间,宫殿内气氛热烈,众人都为能为国家尽一份力而感到自豪。

李元轨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当天便与朝中百官一同将各自的俸禄如数交付给了户部。户部官员不敢有丝毫怠慢,迅速组织人手将这批俸禄押送前往前线。

次日,二月初十,李治坐在龙椅上,看着案几上堆积如山的奏章,心中略感轻松。这些日子政务虽然繁忙,但还算应付得过来。

这时,他突然想起曾听闻汝州温汤有缓解疲劳之效,心中一动,便决定前往汝州温汤稍作休憩。

李治转头对身旁的张瑜:

“朕欲往汝州温汤小住数日,此处政务,你且与几位大臣交接妥当。

着他们将紧急之事一一记录下来,待朕归来后再行处理。

此外,速遣人传信至前线,告知裴行俭与周道务,朝中百官已捐出俸禄以资军饷,望其安心作战,军需之事无需忧虑。”

张瑜闻言,赶忙躬身施礼:

“奴才遵旨,这便去安排。定当将政务交接事宜处理妥当,并将圣人口谕传至前线。只是陛下此番出行,是否需要多派遣些护卫随行?如此一来,途中也可保陛下平安无虞。”

李治摆手:

“无需过多,足够使用即可,切勿大张旗鼓,以免惊扰百姓。此外,告知汝州那边无需特意筹备,仅作简单布置即可,朕此番前往,不过是稍作歇息,并非为了铺张奢靡。”

张瑜闻听此言,赶忙应声告退,当天便将皇帝出行的一应事宜安排妥当,不仅如此,他还特意派遣快马将此消息火速传至前线。

彼时,前线的周道务正与裴行俭共同商议作战方略。

待他阅毕来信,不禁喜笑颜开:“圣人与满朝文武如此倾力支持,我等自当全力以赴,早日平定突厥之乱。”

裴行俭亦颔首表示赞同:

“诚然如此,有了这笔资助,军需物资必然更为充裕,我等亦可安心谋划布署。你尽可放心,待此仗大捷之后,陛下定然会恩准你归家探视长公主。”

周道务闻言,欣然应道:

“借你吉言,待叛乱平定,我确实有心归家探望她,只是不知她在营州生活是否顺遂。”

这边李治带着他的随从们踏上了前往汝州的路途。这一路上,李治并没有摆出什么特殊的排场,他只是简单地骑着马,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