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助军巡汤赏延寿(2 / 2)

加入书签

随从们一起前行。

当他们遇到有百姓在路上匆忙赶路时,李治还特意吩咐护卫们放慢速度,以免挡住了百姓们的道路。他深知百姓们的生活不易,所以尽量不打扰他们的正常生活。

终于,他们抵达了汝州的温汤。

当地的地方官得知李治的到来,本想设宴隆重地迎接他。

然而,李治却拦住了地方官:

“不必设宴,朕此次前来只是想歇息几日,你们照常去处理地方上的事务,切不可因朕的到来而耽误了正事。”

地方官见李治如此说,也不好再坚持,只得按照李治的要求,为他安排了一个简单的住处。

二月十四,阳光明媚,微风拂面。李治正在汝州的行宫之中稍作休憩,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时光。

然而,这份宁静很快就被打破了。一名侍者匆匆而来,呈上了一份奏报。

李治心中略感诧异,不知这奏报所为何事。

他接过奏报,展开一看,原来是史官的奏疏。

奏疏中称,已故的符玺郎李延寿所撰写的《正典》一书,其文辞优美,典雅纯正,实乃佳作

。虽然李延寿已经离世,但他的这份功劳不可磨灭,应当被记录下来,以传后世。

李治读完奏疏,不禁对李延寿的才华表示赞赏。

他知道,一部好的史书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意义重大,而李延寿能够写出如此出色的作品,实属难得。

李治决定,要对李延寿的功绩给予肯定和表彰。

他下令将李延寿的名字载入史册,并对其家属进行嘉奖。

同时,他也希望其他史官能够以李延寿为榜样,用心撰写史书,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他仔细地阅读完奏报后,抬起头来,目光落在张瑜身上:

“李延寿所写之书,实乃佳作啊!即便他如今已不在人世,其功绩亦不可磨灭。理应赏赐其家人,以表彰他的贡献。”

张瑜闻听此言,如蒙大赦一般,赶忙躬身施礼,毕恭毕敬:

“圣人圣明!奴才这就去拟旨,传达陛下的旨意,赏赐他家绢五十匹。奴才定会吩咐户部,以最快的速度将赏赐送达,绝不会让李延寿的家人久等。”说罢,他便匆匆退下,去拟写圣旨了。

李治见状,满意地点点头,似乎对张瑜的办事效率颇为赞赏。紧接着,他话锋一转,继续问:

“嗯,如此甚好。此外,前线可有新的消息传来?周道务他们与突厥的战况如何?”

张瑜不敢怠慢,连忙上前一步,恭敬地回答:

“启禀圣人,昨日刚刚收到消息,周将军他们正在积极筹备与突厥的交战事宜,目前一切进展顺利,圣人尽可放心。”他的语气十分肯定,仿佛对周道务等人充满了信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