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俞莲儿与黄金雕对话(1 / 4)
梁子秀不惧不怯的站起来,对答如流的把《中庸》的核心内容及注释全部讲了一遍,这次太师不是震惊,是惊呆了。
梁子秀回答完太师的问题,又问太师道:“请问太师大人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太师阮克强从呆愣中缓过神来,问梁子秀道:“你们还会什么呀?”
梁子秀又傲娇的道:“我们把我们夫子的书,我大伯娘给我们买的所有的书,全部都读了一遍,我们不但会《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礼仪道德》等等还有很多很多的书我们都看过,并可倒背如流,还理解了里面的意思,把注释也背了下来,并会融会贯通!”
梁子秀的话,把太师惊的一愣一愣的,正在太师愣神的时候,梁子秀又接着说道:“除此之外,我们还读了很多的医药方面的书籍,我们还精通医理。算术我们也会。”
太师很感兴趣的问:“那算数你们都会哪些呢?”
梁子秀很傲娇的道:“太师大人,您请随便出题了,我都能给你解答出来!”
太师认真的想了道古今最难的算题,就是鸡兔同笼问题,这个问题梁子秀小小的年纪肯定解答不出来,太师心中小惬意。
太师清了清嗓子对梁子秀道:“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个头,下有九十四只。
梁子秀歪着头认真的回答道:
1.假设全是鸡:
若35只全是鸡,脚的总数应为:35×2=70(只)。
但实际有94只脚,多出的脚数为:94-70=24(只)。
每只兔比鸡多2只脚(4-2=2),因此兔的数量为:24÷2=12(只)。
鸡的数量则为:35-12=23(只)。
2.假设全是兔:
若35只全是兔,脚的总数应为:35×4=140(只)。
实际少的脚数为:140-94=46(只)。
每只鸡比兔少2只脚,因此鸡的数量为:46÷2=23(只)。
兔的数量则为:35-23=12(只)。
也就是说鸡有23只,兔有12只。
太师阮克强,在梁子秀计算鸡兔同笼问题的时候,被惊的目瞪口呆,她不但会算这道题,还会两种解法,真是闻所未闻。
孩子们都为梁子秀的聪明运算,而小声的鼓掌,在孩子们一起鼓掌的时候,太师阮克强才从目瞪口呆中惊醒过来,他也小声的为梁子秀鼓掌,并表扬了梁子秀的聪明才智。
这一下,让太师阮克强更加的震惊了,这么难的算术题,就难不住这小小的孩子,他想这接下来他们要给孩子们讲什么呀?他也是发愁啊!
太师看到大宝梁子国,一直勾着头在写什么,他走到梁子国身边问道:“你叫梁子国吧?”
大宝梁子国,正专心致志的研究怎么简化繁体字呢?并没有听到太师的问话,旁边坐着的17宝梁子兴拉了一下梁子国道:“大哥,太师问你话呢?”
大宝梁子国这才从书桌上抬起头来,看到太师阮克强正俯身看着自己,就起身问太师道:“请问太师有什么问题要我回答的吗?很抱歉!我刚才没有听到你问的问题。”
阮克强和蔼的道:“请问你在干什么呢?”
大宝梁子国认真的道:“回禀太师大人,我正在研究怎样把这些繁体字简化一下,这些字写的时候太麻烦了,如果能简化一下的话就好写多了!”
太师阮克强又一次被大宝梁子国给震惊到了,他惊喜的道:“你能告诉我,你是怎样把这些字体简化的吗?”
梁子国沉稳的道:“太师,你请看这个马字,原来是这样写的马,如果我把它简化一下,这样写你看可以吗?”
于是,梁子国又把他简化的马字写给太师阮克强看,就是我们现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