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点拨酷派老板(3 / 4)
鹰就是靠着闭关研发安卓机+绑定运营商补贴的模式。让酷派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崛起。
当时的酷派,凭借着与运营商的深度合作,成为国内手机市场的头部厂商之一,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11%,仅次于三星!
顶峰时期一年的销售额更是高达249亿港元,成为最强国产手机厂商,甚至远远超过了龙为,龙信……
可这份成功的背后,却隐藏着致命的隐患。
就是太过度依赖运营商补贴。
就在酷派最鼎盛的那一年,国资委下发通知,要求三大运营商逐步削减合约机补贴,计划三年内将补贴额度降至0。
这个政策对酷派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没有了补贴,酷派的手机失去了价格优势,而长期依赖运营商渠道的他们,根本没有自已的销售网络。
更糟糕的是,当时的市场环境已经变了。
小米靠着互联网销售模式异军突起,线上性价比路线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
OPPO和vivo则深耕线下,在三四线城市铺设了密密麻麻的门店,抢占了线下市场。
一边是政策收紧,一边是竞争对手的夹击,酷派瞬间陷入了无所适从的境地。
市场占有率断崖式下跌,出货量跌至谷底,库存积压严重,公司资金链几乎断裂。
为了自救,郭德鹰四处寻找合作方,最后误信了贾老板的大饼,把酷派拖入了更深的泥潭……
想到这些,宋天耀的眼神变得严肃了些。
他不能让酷派重蹈覆辙,必须在源头就规避这个风险。
于是,他看着郭德鹰,语气认真地提出了自已的要求:“郭总,经营权我也可以交给你,但我有一个条件。”
“在研发和对接运营商的同时,你必须搭建酷派自已的线下销售渠道和线上销售渠道。”
“搭建线下和线上渠道?”
郭德鹰听到这话,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眼神里充满了不解。
他皱起眉头,下意识地反问:“宋先生,这没必要吧?”
“我们的优势就是和运营商的合作渠道啊!
运营商的营业厅遍布全国,我们不用花心思去铺渠道,直接把手机放在营业厅卖就行了,省时又省力。”
“而且,用户买手机的时候,还能享受运营商的补贴,充话费就能送一个,多划算。”
“为什么还要额外花精力去搞线下门店和线上销售呢?这不是浪费资源吗?”
在郭德鹰看来,运营商渠道就是最优解。
既不用自已投入成本建设渠道,又能靠补贴吸引用户,简直是一本万利。
至于线下门店,不仅要租店面,雇员工,还要承担库存压力,成本太高。
线上销售就更不靠谱了,他对网上购物的印象还停留在山寨劣质的阶段。
手机不是几十块钱的小物件,一旦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售后纠纷会很麻烦,而且用户看不到实物,也很难信任。
更重要的是,运营商的定制机有补贴,价格比非定制机低很多,用户凭什么放着便宜的补贴机不买,去买没有补贴的线下机或线上机呢?
想到这里,郭德鹰更觉得就是投入大,回报低,还没必要。
但他不敢直接反驳宋天耀,只能小心翼翼地把自已的想法说出来。
“宋先生,我不是质疑您的决定,就是……”
“就是觉得有点没必要。”
“您想啊,运营商的渠道已经够成熟了,我们只要把这一块做好,就能打开市场。”
“自建渠道不仅成本高,还不一定有效果,您看是不是……”
“再考虑考虑?”
宋天耀看着郭德鹰一脸困惑的样子,没有立刻反驳。
他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