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将手机行业重新洗牌(1 / 4)
王娅丽汇报完比特币特别小组的近况后,又将几份企业调查报告递给了宋天耀。
这些都是他让王娅丽调查的国产可收购手机品牌。
对于收购国产手机品牌这件事,他心里有这个念头早已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
在龙国的富豪圈里,手机梦和造车梦几乎是两个绕不开的话题。
而宋天耀也不例外。
他开口道:“我看你这报告厚度,应该把市面上有点名气的都列进去了吧?”
王娅丽笑着说道:
“是的天哥,我们投资部的考察对象,几乎囊括了二十一世纪初期在龙国名噪一时的所有国产手机厂商……”
宋天耀打开第一页看到的就是波导手机。
从数据上来看导波在2004年~2005年是销售最高的手机,一度年销售高达1000万台!
不过从2006年开始波导手机年销售量迅速下滑,市场占有率已经大不如以前。
宋天耀的眼睛落在导波2008年销量60万台的数字上。
其实波导的衰落其实早有征兆。
2006年,龙国的山寨机市场开始爆发。
那些没有品牌,没有售后,但价格只有正品一半的山寨机,一下子抢占了波导和其它国产大手机厂商占据的主力市场。
甚至囊括了大厂商未进军的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
而波导自身又没有核心技术,手机的芯片,屏幕都依赖进口,成本降不下来。
所以面对山寨机的低价冲击,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王娅丽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惋惜。
“我们调研时发现,他们的线下渠道开始萎缩,很多专柜因为销量不好被撤掉,库存积压也很严重。”
“现在市场占有率已经跌到5%以下,大不如以前了。”
她抬头看向宋天耀,眼神里带着一丝期待:“我觉得波导是个不错的收购对象,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他们还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线下渠道基础,我们收购后稍微整合一下,就能快速切入市场。”
宋天耀没有说话,只是缓缓点了点头。
2003年,夏新某单品手机年利润突破20亿龙币,市值高达70亿元。
“夏新比波导成名的更早。” 王娅丽的声音里多了几分感慨。
“2003年他们推出了一款滑盖手机,当时正好赶上国内消费者对滑盖机型的追捧,一下子就卖爆了。”
“那一款手机,单年利润就超过20亿,要知道当时很多中小手机厂商全年的营收都不到 10 亿。”
“2005年,夏新的市值直接冲到70亿元,在深交所的科技股里,算是炙手可热的一支股。”
可这份辉煌并没有持续太久。
报告的下一页,是夏新2006年的财务数据。
营收同比下滑40%,净利润亏损8亿元,库存价值超过15亿元。
“从2006年开始,夏新就迅速走下坡路,长期陷入经营困境。”
王娅丽解释道:“主要是他们太依赖那款爆款机型,后续没有推出有竞争力的新品,加上山寨机的冲击,库存越积越多,资金链也开始紧张。”
“现在他们的生产线已经停了一半,很多员工都在待岗。”
说到这里,王娅丽的语气稍微停顿了一下,似乎在观察宋天耀的反应:
“我们调研时得知,夏新电子正在积极寻找买家,最新的报价是一家电器厂商给出的1.35亿龙币。”
“这个价格,相对于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