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仅仅是产品本身吗?(1 / 2)

加入书签

是地方干部求变、求发展的强烈渴望。

周阳的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

周阳笑着道:“李书记,您太客气了。”

“为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出谋划策,本就是我们改革办的职责所在。”

“而且,不瞒您说,就在您打电话来之前,我正在看你们清河县的地图。”

电话那头的李国强,明显愣了一下。

李国强惊喜道:“真的吗?周秘书长,您……您已经关注到我们了?”

周阳肯定道:“当然。江岚西部的每一个县,都是我们‘点亮西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样吧,李书记,你准备一下,我明天就带队到清河县,实地调研。”

“好!太好了!”

李国强的声音,几乎是吼出来的。

“周秘书长,我马上安排!全县上下,扫榻相迎!”

挂掉电话,周阳的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清河县,将是“桃源模式”思想内核复制推广的第一站。

他要向全省证明,他的方法论,是具有普适性的。

第二天,周阳带着他的核心团队,轻车简从,抵达了清河县。

县委书记李国强和县长张建军,带着几位班子成员,早早地等在了县界。

看到周阳一行人的车驶来,李国强快步上前,紧紧握住了周阳的手。

李国强激动道:“周秘书长,盼星星盼月亮,可算把您给盼来了!”

周阳能感受到他手上的力道和掌心的汗水。

周阳微笑着道:“李书记,不用这么客气,我们是来工作的。”

简单的寒暄后,周阳没有去县委招待所,而是直接提出了要求。

周阳直接道:“李书记,带我们去田里看看吧。”

“去田里?”

李国强和张建军都愣住了。

在他们的概念里,上级领导下来调研,不都是先听汇报、看材料吗?哪有直接下田的?

周阳看出了他们的疑惑,笑了笑。

周阳解释道:“清河是农业县,根基就在田里。不到田里去,怎么能看清问题,找到出路呢?”

一句话,让李国强等人肃然起敬。

这位年轻的领导,果然是务实派!

一行人换乘越野车,颠簸在乡间的土路上。

放眼望去,是大片平整的稻田,绿油油的秧苗长势喜人。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

李国强坐在周阳身边,有些不好意思地介绍。

李国强叹气道:“周秘书长,您看,我们清河的土地是真不错,水利条件也好。可种出来的粮食,一斤也就卖一块多钱,刨去种子、化肥、人工,根本不赚钱。”

“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留在村里的,都是些老人。”

周阳点了点头,目光却在那些看似普通的泥土上逡巡。

在他的“词条视野”里,这些泥土的表层,都泛着一层淡淡的金色光晕。

这就是“富硒土地”的证明。

车子在一个名叫“上湾村”的村口停下。

周阳走下车,随手抓起一把泥土,放在鼻子下闻了闻。

他甚至用指尖捻起一点,放进嘴里尝了尝。

这个举动,把旁边的李国强等人都看呆了。

李国强:“???”

周阳尝完,却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拍了拍手上的土,转头问一位同行的本地农业技术员。

周阳问道:“这位同志,你们县里的土壤,有没有做过微量元素检测?”

那位技术员愣了一下,连忙回答。

技术员老实道:“报告周秘书长,做过常规的氮磷钾检测,至于微量元素……好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