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银行一事,宝钞下一阶段(1 / 4)

加入书签

思索片刻后,陆羽便说出了办法:“那便改字。

此前国子学内本就有修改教学内容的先例,目的是让更多文人便于学习知识。

如今修改区区几个记账数字。

凭借陛下的圣威,天下文人定会遵从。

况且郭桓案刚刚落幕,在天下文人中还有影响力,此事不难推行。”

陆羽说着,也不只是嘴上说说,拿起狼毫笔,转瞬间,寥寥数息功夫,便将原本记账用的汉字改成了大写。

看着空白奏章上全新的大写汉字,朱元璋眯了眯眼,继而失声大笑:“好小子,你怕是早就想到这一步了。

心里早有盘算,就等着咱主动来问。

是,也不是?”

陆羽吐出一口气,“陛下,微臣这身子可经不住您这么大力气拍。”

朱元璋听到这话。

又经朱标一番劝说后,才放开了陆羽。

“先生之才,在呼吸之间就能想出这几个大写汉字,想来也是正常。

先生此前在国子监就修改了不少教学内容,如今能写出这些大写数字,怕是在国子监时就有所考虑。

如今不过是恰逢其时罢了。”

朱标在一旁解释道,这番话逻辑缜密,前后呼应,毫无破绽。

“标儿,说得有理。”

朱元璋夸赞道。

“父皇。”

朱标笑呵呵地回应。

父子俩这一番互动,让陆羽觉得有趣。

他搓了搓脖子,乖乖站到朱标这边,心里想着朱老鬼这人的人品确实不太让人放心,反倒是对朱标。

陆羽还是颇为信任的。

见面前两个年轻人站到了一起,朱元璋面无表情,眼底却浮现出一丝笑意。

他知道自己老了。

这唱黑脸的事他来做,做得越多,儿子朱标收获的好感也就越多。

见朱元璋不再纠结,陆羽重新坐下,顺便给了朱标一个感激的目光。

朱标笑了笑,表示不在意。

朱标走到陆羽身前,说道:“先生,切勿责怪父皇。

父皇为了大明江山,历经生死,遭遇背叛,数十次从生死边缘走过,所以疑心重了些,时常会敲打先生。

但学生可以保证。

父皇绝无半分加害先生之心。”

朱标生怕陆羽因此对朱元璋生出嫌隙,赶忙解释。

陆羽心想,这父子俩还真是志同道合。

父亲为儿子考虑,儿子也为父亲着想,可谓是天地间一等一的双向奔赴。

他们的心思。

陆羽大致能揣摩出来。

“我与陛下缘分深厚,殿下不必忧心。”

陆羽缓缓一笑,朱标这才放下心来。

接着。

武英殿内重归平静,仿佛之前的激烈讨论从未发生过。

各人忙着各自的事。

陆羽回到原位批阅奏折,下笔如有神,目光快速扫过,还是往日的节奏。

陆羽将午膳吃完,奏折也批阅得差不多了。

随后睡了个午觉。

醒来后,陆羽看了看时辰,还差一点时间。

他便从怀里拿出之前在府里藏好的消遣之物,翻阅起来,一边看还一边啧啧赞叹。

不得不说。

大明洪武年间,志怪小说发展得也算成熟,其中人物的转折、伏笔、悬念等都拿捏得恰到好处,是这个时代不少闺阁女子和读书人打发时光的物件。

在娱乐方式稀少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