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银行一事,宝钞下一阶段(2 / 4)

加入书签

情况下,这类读物自然有其生存空间。

于是,在这下午时分的武英殿内,只听得见字迹书写和翻阅奏章的沙沙声,声音悦耳,令人专注。

朱元璋处理完奏折,抬眼望向殿外,天色尚未变黑,夜幕还未降临。

他心中不禁掠过一丝轻松。

虽说他精力非凡,但并非自虐之人,若有闲暇放松的机会,又何必自讨苦吃。

有了空闲。

朱元璋这位天生的政治家,思绪不自觉地转到前朝之事。

如今朝堂之中,户部虽设有尚书,却缺侍郎,而且其他几部衙门,或多或少都有员外郎、侍郎在处理事务。

短时间内没有侍郎,倒也不是特别要紧。

然而户部掌管着大明的钱粮。

而钱粮之事,可是朱元璋心中的重中之重。

再加上之前的真假宝钞问题,诸多繁杂事务,瞬间将他刚刚涌起的轻松感压了下去,心情又变得沉重起来。

“户部怕是不能全信了。”

朱元璋脑海中闪过这个念头。

不自觉地将目光投向下方的众人,嘴角微微一弯,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忽然装模作样地自言自语起来:“如今咱大明不缺钱粮。

外面的银矿,到现在依旧一船一船地往海关运送。

可钱粮从各地运往新都,难道就全指望户部?

这国库钱粮,关乎天下民生,百姓赈灾、天灾人祸、官员俸禄、军政开销,处处都离不开钱,事事都得精打细算。

此事怕是得再想个两全之策。”

朱元璋这一番话。

虽是在武英殿内说的,但文渊阁的大学士们,包括其他几位大学士,心里都清楚,这种国家要事。

与他们这些仅有秘书职能、并无实权的大学士并无关联。

他们也有自知之明。

朱元璋开口,本就不是说给他们听的。

即便如此。

众人还是忍不住心生好奇,纷纷将目光投向陆羽。

恰在此时。

刚刚处理完奏章的朱标抬起头,听到父皇的话后,正准备起身回应,忽然心思一转,又硬生生地将刚站起来的身子坐了回去。

仿佛对接下来即将上演的好戏极为期待。

忙碌了一天。

若能借此找点乐子,朱标自然不会拒绝。

在这皇宫深处,还有什么比看自家父皇和先生之间的“互动”更有趣的?

朱标虽已成年,但骨子里仍有一颗孩童般爱玩的心。

毕竟男人至死是少年。

“愁,咱真是愁死了。”

朱元璋故意将声音拔高了一个调,可此时看得入神的陆羽,对他的话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压根没当回事。

“难不成咱大明朝堂还要再出个郭桓吗?”

朱元璋见陆羽毫无反应,只好把主意打到宝贝儿子身上。

朱标苦笑着,心里想着:“这出好戏,怎么把火引到我这个隔岸观火的人身上了,我何其无辜。”

但朱标没得选择。

他起身,慢悠悠地走到陆羽身旁。

碰了碰陆羽的身子说:“先生,父皇在问你。

户部虽掌管国家钱粮。

可要是全由户部负责,父皇怕是难以安心。

凡事一旦出现纰漏,若不及时弥补,恐怕先生今日都不能按时回家。”

“什么?

还不能回家?”

这下陆羽可不乐意了,眼睛依旧盯着奏章后的志怪话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