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诗圣的帽子不能戴(2 / 4)
该就是韩复来作的,又都跑到韩复来的直播间了。
“兄弟们,吊打啊有没有?你就说有没有?”
“激动个毛啊,吊打不正常吗?如果不吊打才不正常好不好!”
“额,是这个道理……”
“叼大的教授呢,你翻译工的活被史铁生老前辈抢了啊,你以后可要手脚麻利点啊!”
“哈哈哈哈,叼大的教授说不定有自已的见解呢!”
京大认证教授:“史铁生老先生翻译解释的很完美,至于能被老先生抢活,我也很开心,听别人讲也是一种享受啊,尤其是老先生这样的大家,那更是荣幸了。”
“确实……史铁生老爷子好像外面讲课诗词,一节课就要十万块钱呢!”
京大认证教授:“那个……我稍微再补充一点啊,诗词向来诗用来言志的。杜甫写这首诗,按照他现在的身份,还有刚落第的心态,我觉得这首诗最后两句,可以理解他自已的人生志向:唯有不畏艰险,越挫越勇,勇攀高峰,才能超越平凡,成就‘俯视众山’的格局。”
“叼大的教授讲的我爱听!”
“以杜甫那个身份,还有才华,有这样的豪气怎么想都是理所应当的!”
“杜甫游历完估计就要再次参加科举了,不知道将来能做到什么官,能不能比得过高适!”
“应该不能了,高适那基本就是做官的天花板了! ”
“大家别忘了,还有安史之乱呢……也不知道现在是哪个时间段了!”
韩复来中午吃了饭,继续回想着杜甫的经历和诗词。
杜甫之所以被称为诗圣,是因为他的诗,就是史。
从诗本身方面来说,杜甫的诗歌涵盖社会现实、战争疾苦、山水田园、咏史怀古、亲友深情等,几乎无所不包。他尤其擅长律诗,格律严谨却情感充沛,语言凝练而意境深远,被后世视为诗歌技法的集大成者。
更重要的是,杜甫的诗歌因真实反映唐代社会动荡(《丽人行》《兵车行》),被称为“诗史”。而“诗圣”则更进一步,强调其人格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二者共同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至高地位。
至于人格,说的那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