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员湾海面上,炮火轰鸣。
首次出阵的是荷兰的十一艘战船,他们分别是旗舰道芬号,战船赫克托号、斯·格拉弗兰号、纳尔登号、迈登号、蔡德季号、顿蒙布尔夫号、哈塞尔特号、安克纹号、科克伦号、特波德号。
这十一艘战船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南亚武装商船的核心力量,他们原本的计划是增援台湾城的同时,看看能不能随便打下澳门作为基地。
没有想到郑家军竟然趁机对台湾城发起了进攻,凑巧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若郑成功按照原计划三月二十五日对台湾城进攻,这十一艘战船就已经离开台湾城,撤回巴达维亚了。
时也命也。
这十一艘等荷军战船排水量均在三百吨到七百吨之间,从船型上都比郑家军的战船大上不止一倍。装备的火炮都在二十门到三十门之间,分为上下两层炮台,火力要比水师后镇的战船火力强大太多了。
这当头一棒,就把郑袭率领的水师后镇给打得晕头转向,实在是超出了郑袭的意料之外。
荷军的统帅樊德郎还是很有两把刷子的,知晓自己战船与郑家军战船的优劣,在突然袭击之下,首先集中火力攻击郑家军的薄弱的几艘战船。
十一艘荷兰战船追逐着水师后镇的三十艘战船,有三艘战船上烈焰滚滚,船速已经很明显的降了下来,荷兰战船旗舰道芬号命令将火力集中在这三艘燃烧的战船之上。
纵然十七世纪海战炮火的命中率仅有3%,甚至更低,但荷兰战船都装备十几门到三十多门各式大炮,火力较郑家军战船更为猛烈,在一百多门大炮的集中攻击下,即便再低的命中率,也会有几发炮弹击中战船。
看着逐渐逼近的荷军战船,火势最为严重的水师后镇前协左标战船船长郑福整了整衣冠,他知道这次是凶多吉少了,战船上近百名兄弟都要跟自己一起留在这片海域上了。
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
自己在海上漂泊奋战了这么多年,生于斯、死于斯,也是一种快事。
然,死,也要死得有价值。
他不懂什么家国大义,只是知道,是藩主给了他一碗饭吃,让他和家人不至于在乱世之中,填于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