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就当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吧!(2 / 5)

加入书签

外邦交,且利益盘根错节。

动之恐引朝野震动。

前任巡抚按察使非无有识之士,然皆望而却步。”

“本官明白了。多谢诸位先生直言。”陆丞不再多问,让沈师爷好生送客。

书房内重归寂静。

陆丞走到巨大的宁苏省地图前,目光沿着运河与海岸线缓缓移动。

这两条线是宁苏省的血脉,也是脓疮所在。

“东翁,看来此事需从长计议。”沈师爷送客回来,低声道。

“从长计议?”陆丞摇了摇头,“疮痈不破脓血不止。

拖延下去,只会养痈遗患。”

他转过身眼中已有决断,“但不能硬碰硬。

我们要找一个切入点,一个能让大多数人受益,只打击少数蠹虫的切入点。”

他沉思片刻,道:“传我命令,三日后,召集漕运总督、市舶司提举,以及相关府道官员来巡抚衙门议事。

议题便是畅通漕运、振兴海贸以增国帑惠商民。”

沈师爷先是一愣,随即领悟:“东翁高明,不提革弊,只言兴利,减少阻力,暗中推进。”

三日后,巡抚衙门议事厅内,济济一堂。

漕运总督范明远是个老官僚,面色红润,言语圆滑,市舶司提举周安邦则略显拘谨眼神闪烁。

其余官员也各怀心思。

陆丞开门见山:“今日请诸位来,只为一事。

如今朝廷用度日增,宁苏省作为财赋重地,当为君父分忧。

漕运与海贸,乃我省两大命脉,若能畅通无阻,剔除中饱,每年为国库增收百万两,并非难事。

届时本官必当为诸位向朝廷请功。”

范明远呵呵一笑:“抚台大人心系国事,下官佩服。

只是漕运之事千头万绪,河道淤塞漕船老旧,役夫疲敝种种困难,非一日之功啊。”

周安邦也连忙附和:“海贸亦如是,夷情叵测风浪难料,加之沿海时有倭寇海盗骚扰,增收谈何容易。”

陆丞不动声色:“困难自然有,但事在人为。

范总督,若能将漂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