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两宫失和(2 / 4)

加入书签

但对这些人来说却是最为致命的毒药,无所事事会让他们瞬间死掉,比如说类似于韩琦这种职业官僚和政客。

富弼的回朝确实让韩琦的神经绷紧了一回,但进入六月韩琦总算是觉得自己紧张的神经和身体可以舒缓一下了。为什么?因为赵曙在疯癫了两个月后总算是从梦魇中走出来了。不过,毕竟是疯魔了两个月之久,赵曙此刻在神志上还处在极度眩晕和懵圈的状态,就像昏迷了两个月的人突然回到了两个月后,他这一时半会儿指定是回不了神。所以,赵曙还得继续养病,曹太后还得继续听政,但这却让赵曙深感不满。

赵曙不满的原因有很多,他没有站在国家的高度去看待曹太后听政一事,而是纯粹从私人的角度上觉得曹太后抢了他的权,而韩琦等人更是背叛了他。或许在赵曙看来,韩琦等人在他患病之后应该力主由他的皇长子赵仲针行使监国之权,或者是让他的老婆高滔滔去做那个摄政皇后,而不是让一个不支持自己当皇帝且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曹太后来主持大局。

除此之外,赵曙身边的太监因为曹太后掌权而没法获利而愤愤不已,他们在赵曙的耳边没少说些挑拨离间的话,这就让赵曙更加觉得自己这个皇帝是个摆设,是个毫无实权的木偶。在另一边,曹太后身边的太监何尝不想自己的主子能够像当年的刘娥那样一直把持国政直到老死为止。于是乎,在这群相互看不顺眼的太监共同努力之下,赵曙和曹太后之间虽没说过一句话但却彼此嫌隙益深。

某天,韩琦亲自将汤药递到赵曙的手里,本就对喝药这事极度反感的赵曙随便喝了一口便扔了药碗,可这这碗却扔得很有深意,没喝完的药汤全都洒在了韩琦的身上。宋代的皇帝自太祖赵匡胤起就没有哪一个如此折辱过当朝的宰相,可赵曙却这样做了,不管他是有意还是无意,但最后他连句表示宽慰和歉意的面子话都没说。

韩琦就这样尴尬地走了,曹太后得知此事后便派人给韩琦寻了身衣服送过去,免得到时候被人笑话。然后,她对身旁的皇长子赵仲针说道:“他是你的老子,既然别人都伺候不好他,那就你自己去伺候吧!”

没曾想,赵曙对自己的儿子也是那副嘴脸,对于送到嘴前的药汤他就是不喝。如此我们也不难看出赵曙何止是对曹太后心存芥蒂,就连把他扶上皇帝宝座的韩琦如今也被他给记恨上了,这种心胸的人会因为突然当了皇帝而兴奋得发了疯实在是不足为怪。

赵曙与曹太后关系不睦之事很快就传遍了朝野内外,大臣们无一不为此而忧心不已。司马光为此是两头开劝,他说赵曙神志清醒后突然对曹太后不敬可能是病没好利索,所以应该记得药不能停,而他也劝曹太后要对赵曙这个大病初愈的人多些宽容。至于那些在这二人之间乱嚼舌根的人,司马光则主张有一个杀一个。然而,赵曙根本听不进这些,多疑者从来不相信任何人,因为他连自己都不相信。

由于事关皇家体面,因而有关于赵曙和曹皇后之间到底有过怎样的“不睦”并未见之于史笔之下,各种野史和民间传说对此倒是描绘得有声有色。有的说曹太后准备废掉赵曙另立一个神志正常的人为帝,也有说宫里有宫女怀了赵祯的遗腹子,凡此种种都在威胁着赵曙的皇位,而赵曙也都把这些账记在了曹太后的头上。

此外,赵曙觉得自己既然已经恢复了神志,那么曹太后就该还政于他,而不是继续垂帘听政,可这事曹太后不提,韩琦等人也不提,他总不能自己提吧?由此,赵曙心中的愤懑自然也就更加不可消弭。再加上心怀不轨之人的挑唆,赵曙能对曹太后尊敬到哪里去?

某天听政之时,曹太后突然向韩琦这帮宰辅大臣哭诉赵曙近来对她的种种不敬之举,可韩琦却选择了站队赵曙。他说:“臣等和陛下相处的时间有限,陛下如今的安危全仰仗太后的照料和保护,如果陛下有什么照料不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