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将相和,刘封与诸葛亮论势(6k)(5 / 9)

加入书签

会是大家族出身,对司马昭的心思自然也猜得通透,八成是在等着司马昭来收最后的功劳。

    结果邓艾哐当一下就将把蜀灭了,然后又擅自循东汉将军邓禹以前做法,以天子的名义,任命大批官吏,更是向司马昭要兵要粮,要一举灭了吴国。

    邓艾想的是:司马昭以后就是天子,我就是邓禹。

    想法虽然没问题,但也会沦为政敌的攻击理由。

    邓艾压根就没想明白,司马昭那个时候还不是天子呢!

    你邓艾想当邓禹,难道当的是大魏的邓禹?

    气得司马昭直接将邓艾召回受审,结果中途又出现变故,先有钟会谋反,后有卫瓘想独揽大功,以至于邓艾最终被卫瓘派人偷偷斩杀。

    死法跟魏延都差不多,都无叛心,却因不懂藏锋内敛、不懂权斗险恶而枉送了性命。

    刘封既用邓艾,自然也不希望邓艾走上老路。

    让邓艾去当诸葛亮的门生,既能补全邓艾在政治上的短板,又能促使刘封跟诸葛亮间的将相和。

    同样也是在施恩威于邓艾。

    出身寒微?

    让诸葛亮给邓艾当老师。

    口吃缺陷?

    让诸葛亮夸邓艾手写的《济河论》。

    不懂藏锋?

    让诸葛亮多教教何为藏锋内敛。

    自恃其才?

    诸葛亮会教邓艾何为“人外有人”。

    将三郡的人才培养、人事调用和赋税钱粮统筹分权给诸葛亮,虽然也会有其他对刘封不利的情况出现,但综合衡量,这对刘封是利大于弊的。

    简而言之:刘封单干,同样的三郡,可能只有60%的钱粮赋税产出;跟诸葛亮配合,同样的三郡,可能会有200%的钱粮赋税产出。

    既满足了刘封的度用所需,又能增加刘备阵营的综合实力,还能卖人情给诸葛亮。

    当然。

    这也是得益于刘封的前世记忆。

    若丞相是司马懿,别说将三郡的人才培养、人事调用和赋税钱粮统筹分权给司马懿了,刘封得先想办法将司马懿给干掉。

    诸葛亮是历朝历代都推崇的人臣典范!

    只要刘封不去跟刘禅争皇位,诸葛亮就会是刘封最稳定的后方。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