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刘备亲征(求票)(3 / 9)

加入书签

; 刘封能等,众人敢等?

    届时青史之上估计都还得记载为:刘封担心会被部下裹挟反叛,坚决提议在刘备活着的时候诛灭曹魏,一统海内,结果遭到了众人的反对;数年后,刘封被小人构陷,部下心中不忿,于是趁着刘封熟睡时给刘封穿上了龙袍,史称“XX兵变”。

    一时之间。

    小阁内寂静无声,众人纷纷看向了一直沉默不言的刘备。

    “恭请陛下圣裁!”

    刘备才是皇帝。

    众人可以争吵辩论,但不可以替刘备做决定。

    “宜将剩勇追穷寇,燕王这话说得妙啊!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淡淡一语,表明了刘备的态度。

    刘封近前附和:“父皇英明!既是决战,父皇可抽调各郡猛将悍卒,分兵而进,老将可出征,文臣亦可出征。”

    话音一落。

    关羽的丹凤眼猛地一睁,看向刘封的眼神也多了赞许。

    “老将可出征”这句,对关羽的吸引力太大了。

    关羽身居高位又年迈,出征风险太大,基本上很难再有出征的机会。

    若错过了这次决战,那就更没出征的机会了。

    “陛下,臣附议!”

    短短五个字,直接表明了关羽的态度。

    诸葛亮和法正同样选择了附议。

    “老将可出征”是对关羽说的;“文臣亦可出征”是对诸葛亮和法正说的。

    换而言之:雨露均沾,诛灭伪魏的军功,大家都可以分!

    这就是刘封的高明了。

    只争战略,不争军功。

    战略上必须按刘封的方式来,军功则是雨露均沾。

    桓温北伐为什么失败?

    究其原因:军功几乎都被桓温及桓温的亲信抢了,一口汤都不肯留给旁人,还想让旁人配合?

    傻子才会配合!

    都是一个脑袋两只手,凭什么你吃肉我连汤都喝不上?

    随着众文武相继附议。

    刘备也决定了对曹魏乘胜追击。

    当即就下达了诏命,征调益、荆、扬、雍、凉五州骁将悍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