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舌尖上的霓虹》!野原广志的奇思(1 / 9)

加入书签

第238章《舌尖上的霓虹》!野原广志的奇思妙想!震惊的众人!

关东台会议室的空调还在嗡嗡作响,上午讨论改革方案时残留的兴奋劲儿还没完全散去,桌上的空拉面碗和啤酒罐刚被后勤的人收走,山田就抱着一摞厚厚的资料推门进来,纸页边缘还沾着点上午的豚骨汤渍。

“各位,刚从资料室翻出来的。”

山田把资料往会议桌上一放,指了指最上面那本泛黄的册子,“这是昭和五十六年(1981年)的纪录片制作报告,当时咱们关东台还拍过《关东民俗纪行》,可惜只播了三集就因为收视太低停了——那会儿东京台的《东京广角镜》正火,观众都爱看都市题材,没人愿意看慢节奏的民俗记录。”

松井伸手拿起那本报告,指尖划过封面的烫金标题,语气里带着点惋惜:“我记得这片子,当时是老田负责的,为了拍镰仓的端午祭,带着团队在神社蹲了半个月,最后收视率才2.3%,董事会直接把项目砍了。现在想想,要是那会儿能坚持下来,说不定咱们关东台早就有自己的纪录片招牌了。”

明日海坐在主位,手里端着刚泡好的煎茶,轻轻吹了吹热气:“不光是关东台,整个霓虹现在的纪录片市场都不算景气。我之前看东京台的年度报告,去年全台制作的纪录片加起来才12部,还不到综艺节目的零头,而且大多是nhk委托制作的历史题材,没什么新意。”

广志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松井翻着旧报告,眉头微微皱着。

藤下健摸了摸啤酒肚,脸上带着点疑惑;

小林打开笔记本,笔尖悬在纸上却没落下;

斋藤还是老样子,攥着传呼机,眼神落在窗外的梧桐树上,不知道在想什么。

他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其实现在纪录片不兴盛,主要是时代还没到。咱们现在是1991年,家用电视的普及率虽然已经到了85%以上,但大多数家庭还是把电视当‘娱乐工具’,晚上七点到十点的黄金档,观众更愿意看电视剧、综艺,没人愿意坐下来看节奏慢的纪录片。”

这话一出,众人都看了过来。

松井放下报告,语气里带着好奇:“野原桑,那你觉得什么时候才是‘时代到了’难道要等家用电视普及率到100%”

“不止是普及率,更重要的是观众需求的变化。”

广志坐直身体,语气笃定,“我估计要到21世纪以后,大概2005年左右,情况才会变。那时候家用电视基本普及到每家每户,甚至很多家庭会有两台以上的电视,观众不会再扎堆看黄金档节目,反而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有人喜欢深夜档的动画,有人喜欢周末的纪录片,市场会变得更细分。”

他顿了顿,继续解释:“而且到那时候,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观众的审美也会变。现在大家还在追求‘刺激’‘热闹’的娱乐,比如《超级变变变》这种互动性强的综艺,《七武士》这种有大场面的电影;但再过十几年,观众会开始追求‘深度’‘温度’,想通过电视了解更多身边的人和事,了解那些被忽略的文化和故事——这时候纪录片的市场就来了。”

明日海点了点头,补充道:“野原桑说得对。我之前去nhk交流,他们的纪录片负责人说,这几年已经有苗头了——35岁以上的观众,对历史、民俗题材的关注度在慢慢上升,去年nhk的《日本老街物语》,虽然是在周日下午的非黄金档播出,收视率也达到了4.7%,比预期高了不少。”

“4.7%”藤下健眼睛一亮,“这比咱们现在黄金档的有些节目还高啊!我记得上个月咱们播的《关东家庭剧》,收视率才3.9%,还被东京台的人笑话了一顿。”

木村推了推眼镜,语气里带着分析:“这说明不是观众不喜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