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舌尖上的霓虹》!野原广志的奇思(3 / 9)
行》的时候,我还以为咱们再也没机会做自己的纪录片了,现在看来,是我想多了。”
明日海笑着端起茶杯,朝众人举了举:“这都是野原桑的功劳,要是没有他提出纪录片这个方向,咱们现在还在纠结怎么跟东京台抢综艺资源呢。来,大家以茶代酒,敬野原桑一杯,感谢他给咱们关东台指了条新路子!”
众人纷纷端起茶杯,朝广志的方向举了举,会议室里的气氛比上午还要热烈,连空调的嗡嗡声都显得不那么刺耳了。
广志连忙摆手,语气谦虚:“各位前辈太客气了,我只是提了个方向,具体怎么落实,还得靠大家一起努力。而且咱们现在讨论的这三个方向,其实都有很大的挖掘空间,比如《关东老手艺》,除了木版画、和纸,还有东京的和服刺绣、神奈川的漆器,这些都是值得拍的;《关东风情画》还可以拍关东的美食习俗,比如新年吃荞麦面的由来,夏天吃刨冰的历史,这些都跟观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更容易引起共鸣。”
“美食习俗”藤下健眼睛一下子亮了,摸了摸啤酒肚,语气里带着期待,“这个好!我最喜欢吃了,要是拍美食,我第一个报名去跟拍!浅草屋的老板还跟我说,他们家的豚骨汤熬了三代人,有秘方,要是能拍进片子里,肯定能吸引更多顾客!”
他这话一出,众人都笑了起来,松井也跟着笑,手指在桌沿上轻轻敲着,忽然看向广志:“野原桑,你刚才提到美食习俗,我忽然想到,咱们是不是可以专门做一个美食题材的纪录片毕竟美食这东西,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喜欢看,说不定比老手艺、风情画更容易吸引观众。”
这话让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广志身上。
明日海也看向他,眼神里带着好奇——刚才讨论的三个方向里并没有美食,他倒想听听广志怎么看。
广志迎着众人的目光,脸上露出了笑容,轻轻点了点头:“松井桑说得很对,其实我一开始就有这个想法,只是没好意思先提——毕竟现在大家对纪录片的印象还停留在‘严肃’‘小众’上,突然说要拍美食,怕大家觉得不够‘专业’。”
“不够专业”藤下健立刻反驳,语气里带着不服,“美食怎么就不专业了我跟浅草屋的老板聊过,他们家的豚骨汤要熬十二个小时,选的是九州的黑猪大骨,还要加二十多种香料,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拍出来肯定比那些枯燥的历史纪录片好看!”
小林也跟着点头,在笔记本上写下“美食纪录片”几个大字,语气兴奋:“我支持!现在市面上还没有专门拍美食的纪录片,咱们要是做了,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而且美食跟咱们之前讨论的老手艺、风情画也不冲突,比如拍镰仓的木版画,可以顺便拍当地的海鲜丼;拍横滨亚洲街,可以拍百年包子铺的包子,这样还能互相带动,让片子内容更丰富。”
松井看着广志,语气里带着期待:“野原桑,那你具体是怎么想的这个美食纪录片,打算怎么拍拍哪些美食”
广志坐直身体,语气认真起来:“我打算给这个纪录片起个名字,叫《舌尖上的霓虹》。”
“《舌尖上的霓虹》”众人异口同声地重复了一遍,眼神里满是惊讶。
松井摸着下巴,若有所思:“这个名字……听起来很有画面感,好像一听到名字,就能看到各种好吃的摆在面前。”
明日海也点了点头,语气赞赏:“名字起得好,既点明了主题是美食,又带着点诗意,比《关东美食纪行》这种直白的名字更有吸引力。那内容方面呢是只拍关东的美食,还是全霓虹的”
“一开始先拍关东,等做出名气了,再扩展到全霓虹。”
广志解释道,“关东地区的美食本来就多,比如东京的寿司、横滨的料理、镰仓的海鲜丼、群马的温泉蛋、千叶的稻米——每一种美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