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巾帼宰相,上官婉儿(2 / 2)

加入书签

里的画面忽然一转,传来苏治的声音,

“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短视频:盘点历史十大才女!”

紧接着,一行醒目字幕跳出

【历史十大才女第四位:巾帼宰相,上官婉儿】

武则天的世界里。

光幕下,武则天抬头凝望着“巾帼宰相”四个字,眉梢微挑,低声喃喃道:“婉儿也上榜了?”

站在她身旁的狄仁杰,沉吟不语。

“上官婉儿复姓上官,亦名上官昭容,出生于陕州陕县,祖籍陇西郡上邽县。

她是唐代著名的女官、诗人、皇妃,在武则天时期更有‘巾帼宰相’之称的内舍人。

上官婉儿本是名门之后,自称是西汉上官桀的后裔,祖父上官仪是高宗朝的宰相上官仪。

按常理来讲,她应该是锦衣玉食、备受宠爱的相府千金。

可麟德元年,上官仪为高宗李治起草废黜武则天皇后之位的诏书,触怒了武则天,最终与儿子上官庭芝一同被处死。

那时的上官婉儿尚在襁褓中,还没来得及看清相府的朱门,就随母亲郑氏被没入掖廷为奴。

从云端跌落地狱,命运的起落,就像一场猝不及防的恶劣玩笑。”

“掖廷的日子非常清苦,每日要做洒扫、浆洗的杂脏活累活。

可郑氏,却从来没有荒废对女儿的教育。

每天夜里,等其他宫女都睡熟了,郑氏就借着掖廷微弱的油灯,教上官婉儿读书识字。

从《诗经》到《汉书》,从握笔姿势到诗文断句……

上官婉儿学得极快,

常常郑氏教她一遍,她就能熟记于心,甚至还能提出自已的见解。

就连《旧唐书》中有都有记载,说上官婉儿‘有文词,明习吏事’。

懂诗词的女性多了,但还‘明习吏事’的那可真是凤毛麟角。”

“公元 677年,太子李贤暗中联合大臣裴炎、骆宾王等人,策划推翻武则天的政变。

年仅十四岁的上官婉儿还记得祖父和父亲的血海深仇,悄悄联系上政变的参与者,想借着这场政变报仇雪恨。

可政变计划最终败露,太子李贤被废黜太子之位,裴炎被斩于闹市,骆宾王侥幸逃脱,而上官婉儿也被抓了起来,按律当斩。

所有人都以为她难逃一死,结局却出人意料。

武则天不仅没有杀她,反而破例将她留在身边,任命为机要秘书。

这背后最关键的原因,便是武则天爱才。

武则天早就从宫人那里听说过上官婉儿的才名,

更见过她写的诗句,

她不愿让这样一位难得的人才就此殒命。”

观众们能看到这儿,忍不住感慨起来,

“这就一代女帝的胸襟吗?当真是浩海无边!”

“难怪能当上华夏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帝!光这气度就不同凡响!”

“那可是造反的大罪啊,武则天竟然也能不计前嫌!”

“上官婉儿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