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巾帼宰相,上官婉儿(1 / 2)
“可惜的是,薛涛和元稹的这段感情只持续了短短四个月。
元和四年秋,
元稹接到朝廷任命,离开了蜀地。
船桨划开江面,薛涛站在原地,直到官船的影子走远,她这才转身离开。
薛涛心里始终相信,元稹是爱她的,就像她爱他一样。
只要等他忙完公务,就一定会回来浣花溪畔,和她一起看枇杷、听流水声,吟诗作对。
可这份期待,很快被现实打碎。
大概半年之后,东都传来消息:元稹的妻子韦丛病逝。
薛涛以为这或许是自已的机会,于是连夜在薛涛笺上写下满纸思念,从蜀地的春雨写到锦江的秋雾,字里行间都盼着元稹的回音。
可等来的,却是元稹续娶裴淑的消息。
更有旅人从江南带回消息,说他常与才女刘采春诗词唱和,甚至同游虎丘,往来甚密。
只是可怜薛涛依旧还在浣花溪畔痴痴等着他,
她不停的给元稹写信,哪怕几乎都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但她始终抱着‘或许下次就能等到他回来’的念头,不肯放手。”
观众看着薛涛一次次抱着希望提笔,又看着元稹一边续弦一边与他人周旋,忍不住异口同声骂道:
“渣男!”
“无耻!”
“明知道她在等,还吊着不放,这比直接拒绝更加无耻!”
“薛涛太傻了,把一句空话当了真,白白耗了自已。”
“有才又风流的男人,从来都不会只守着一个人,她早该看清元稹的。”
“……”
“最终打破薛涛幻想的,还是时间。
一年多时间过去,浣花溪畔的枇杷树又结了一轮青果,薛涛写出来的笺纸又攒了厚厚一叠,却始终没等来元稹的归帆。
她忽然明白,元稹的‘爱’从来都是浮光掠影。
他或许曾对她动过心,但却从没想过要为她停留。
像他那样的人,身边从不缺莺莺燕燕,怎会独恋她这一枝花?
回到小院,薛涛把元稹的回信和自已未寄出的诗稿都装进一个旧木盒,埋在枇杷树下。
她换上早已备好的道袍,抛却了往日的愁绪,只剩一身淡然。
此后,
她离开了浣花溪,住进了城郊的道观,
每日诵经、造笺、写诗,不再过问俗世情爱。”
“大和六年夏天,一代才女薛涛在道观中安详闭上了双眼,终生未嫁,孤独终老。
第二年,
曾任宰相的段文昌感念她的才名,亲手为她题写墓志铭。
墓碑上‘西川女校书薛涛洪度之墓’十个字,成了她留在世间的最后印记。
如今成都望江楼还挂着一副楹联:‘古井冷斜阳,问几树枇杷,何处是校书门巷?大江横曲槛,占一楼烟雨,要平分工部草堂。’
这楹联将她与杜甫相提并论,
既是叹两人皆命途多舛,
更从侧面印证了她的才情,足以与诗圣并肩。”
【历史十大才女第五位:多才多艺薛涛,盘点完毕】
“虽然她有点惨,但我能说句,她是咎由自取吗?”
“我也觉得是这样……可她偏偏就爱那种风流浪子,自作自受啊!”
“她终究还是错付了自已的感情。”
“男人啊!呵呵!”
“女人啊!呵呵!”
......
爱而不得的沉重氛围还未散去,光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