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寅看着规模宏大的古代学宫,不禁很是感慨。     历史的厚重感再次袭来,可带给他的却是说不尽的遗憾。     从周朝的辟雍,到汉朝的太学,再到明清的国子监。华夏大学教育体制完善,十分早熟。  &">     朱寅看着规模宏大的古代学宫,不禁很是感慨。     历史的厚重感再次袭来,可带给他的却是说不尽的遗憾。     从周朝的辟雍,到汉朝的太学,再到明清的国子监。华夏大学教育体制完善,十分早熟。  &">

第一百二十一章 小师弟(1 / 13)

嫡明 戈昔 5772 字 11小时前

    朱寅看着规模宏大的古代学宫,不禁很是感慨。

    历史的厚重感再次袭来,可带给他的却是说不尽的遗憾。

    从周朝的辟雍,到汉朝的太学,再到明清的国子监。华夏大学教育体制完善,十分早熟。

    可惜在教学思想上,走歪了。

    南京国子监简称南雍,明初时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大学。

    后世以为,南雍的历史是明朝开始。其实大谬。

    其历史远追三国时期的东吴,至今已经一千多年了。明朝是在其基础上扩建的,并非明朝首建。

    南雍的前身,就是著名的建康太学。

    永乐时期有八千学生,包括日本、朝鲜、琉球、南洋各国的外国留学生,也包括大明羁縻管理的吐蕃、蒙古、西南夷的异族学生。

    朱寅让兰察在广场看马,自己带着康熙兄弟进入国子监。

    康熙背着书箱子,康乾拎着笔墨纸砚,作为书童进去。

    没错,国子监的学生,是可以有书童的。毕竟国子监的富贵子弟很多,还有很多人住校,怎么可能不带小厮?

    朱寅取出文票和牙牌,在阍者那里出示检查,就顺利的进入集贤门。

    接着就进入太学门。

    深秋清晨的朝阳,照在集贤大道上,两边的古槐犹如金染。

    宏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