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一进入贡院,外面便是三声炮响,接着鞭炮齐鸣,贡院前后左右的街道全部封锁。四座?望台上站满了官兵。
此时已经是成时初刻,加上下雨,天色很是阴暗。
有些考生都开始掌灯了。一排排的号房之中,灯烛渐次亮起。
举人们当然比秀才体面的多,穿的都很暖和。可枯坐在寒风倒灌,雨水飘洒的小小号房里不动,哪能不冷?
小冰河时期,二月初的北京,仍然冰冷刺骨。
朱寅里面穿着狐短褂,外面披着雪狐裘服,脖子上玄狐围子,头上银鼠皮帽。
价值好几百两的御寒衣帽伺候着他,可还是觉得冷。幸好只是装病,若真的有病,这种天气在号房连考九天,那就是赌命了。
会试选择在寒冷的二月初,当然也是故意为之。
只有能耐寒,身体素质好的举人,才能在环境恶劣的号房中,高强度的连考九天,还能考出好成绩。
这本身也是一种筛选,变相的体考。
这一关过不了就是体质差,学问好也考不中。这关过了,身体都比较硬朗,就能应付案牍劳形和官场压力。
每个号房的外面,都有一个炉子,还有一小筐煤炭。
但没有人用来烧火取暖。因为这个炉子是用来煮饭、热菜、烧水的。你用来烤火,煤炭很快用完,那你只能喝冷水,吃冷食。
朱寅号房外的号军,看着朱寅的一脸蜡黄,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