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赋诗者(3 / 14)
明朝四位从祀孔庙、享受祭祀的大儒,薛?、王阳明、陈献章、胡居仁,其中就有两位是心学大儒。
这说明什么?说明起码在万历初年,心学还算是显学。
只是后来东林党对心学大肆篡改、利用,成为晚明政治的工具,被玩坏的心学才彻底没落。
结果墙里开花墙外香,心学被日本继承,成为日本近古以来的哲学利器。
唐蓉亲自给王阳明的牌位上香,语气感慨的说道:
“家祖(唐顺之)最是崇敬阳明先生,以徒孙自居。”
“可惜家祖故去已久,没有看到王子的灵牌进入孔庙。”
“三年前,朝廷下诏王子从祀孔庙,家父还专门在祭祖时祭告家祖,告慰家祖之灵。”
庄姝肃然道:“我爹也尊奉阳明先生,我也上一柱香吧。”
她话刚落音,却听一人说道:
“王门之说,一条路径事上,人人皆可成圣贤。若真能人人致良知,还要礼教何用?我等读书又有何用?可见想当然耳。”
“王学若用来修炼自身,还算有可取之处。可若是以此教化苍生,普渡万民,那便是缘木求鱼,唐肆求马了。”
朱寅等人回头一看,只见几个身穿?衫的年轻士子,正有点轻佻的看着王阳明的灵牌。
另一个士子笑道:“佛门说人人都可成佛,王门说人人都可成圣。为何佛门昌盛,而王门没落呢?”
第三人摇头道:“简单。信佛者外求,易也。致良知内求,难也。况且世人只为利往,成了圣贤又有何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