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谋贼财(3 / 7)
个微型的复杂世界。
作为外来人,朱寅要想在村中崛起,势必要受到本土势力的排挤和打压。
除非,他能老老实实的当个没有存在感的村民,服从村中的既有秩序,不折腾。
那可能么?
方鉴的介绍,比上次赵婵儿的介绍仔细的多。
很多赵婵儿不知道的事情,他也知道。
青桥里是大村,也是淳化乡的中心地带,寺庙、道观、尼姑庵都有,很多事情,都和这些出家人有关。
比如张家大公子可能和静香庵的尼姑有染,青云观新来了一个游方道士,东山寺可能留宿女香客等等。
从方鉴口中说出来,很多都是乌烟瘴气的事情。
比如村中社学的宋老学究,因为好酒如命,让学童们带酒给他喝。
刘家请来了一个卖虎狼药的天竺胡僧,待若上宾。
昨夜里有人在磨坊通奸,被抓了现行,奸夫反而逞凶,打死了苦主。
这些破事,朱寅不太关心。
不过听到尼姑,朱寅就有点无语了。
因为明朝,是严控妇女出家的。从明初到嘉靖朝,历代皇帝屡次严禁女子出家为尼。
嘉靖帝更是数次下令尼姑改嫁还俗,严厉禁绝之。
女子出家为尼的条件极其苛刻,等同于严禁,这是大明既定国策。
然而,就在这留都南京城外的乡村,堂而皇之的存在尼姑庵。
这足以说明,皇权早就失去了对基层的控制。
皇权已经无法撼动基层的生态了。你下你的圣旨,我当我的尼姑。
至于能管控基层的豪绅阶层,对皇权也是阳奉阴违。
否则若是张、刘、王这样的高门大户遵守国法,本地哪里会有尼姑庵?
说明这些皇权的受益者,已经站在皇权的对立面了。
不过也有朱寅关心的事情。
比如,张家出海的商船,又增加了一艘卖白糖的船,是跑日本的。
三日前,接生婆给张家一个小妾接生失败,一尸两命。结果接生婆昨晚屋子着火,一家几口全部丧生火海。
王家新聘请的护卫长,据说是十人敌,人称龚教头,方鉴亲眼看到他在王家大院,徒手放倒一群家兵,没有一合之敌。
刘家大公子刚参加完国子监季考,据说成绩优异,明年乡试多半能中举。
还有就是,东山寺要卖一批度牒。
&nb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