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谋贼财(4 / 7)

加入书签

p;   朱寅听了,又很无语。

    明朝僧人要想出家,本来必须通过度僧考试。考中之后,才颁发度牒,否则不得出家为僧。

    度牒很难考,十年考一次,难度超过考秀才。而且建立僧籍制度,规定全国僧人不得超过三万六千。

    这其中很多还是藏僧。没错,密宗藏僧同样受到明朝的严格监管。

    度牒是考的,不是买的。

    结果成化、弘治、正德三代佞佛崇佛,僧团势力急遽膨胀,大肆侵占田土,招纳失地农民为佃农,寺庙大地主遍布全国,遂势大难治。

    影响更深远的是,三代佞佛使得藏僧势力暴涨,导致明朝再也无法控制吐蕃。

    以至于后世误以为,明朝从未控制过吐蕃。

    嘉靖帝之所以宠幸道门,很大的考量是扶持道教制衡佛教势力。

    可是如今,原本严格考试才能得到的度牒,也像宋朝那样,公然买卖了。

    度牒和前朝一般,也成了货币。

    而且算是硬通货。作为“纸币”,度牒比大明宝钞坚挺的多。

    按照市价,每张空白度牒,隆庆时价值六两白银。

    因为万历七年,张居正禁止朝廷再卖度牒,导致民间空白度牒价值上涨。

    如今每张已经涨到十两白银。完全可以作为大额货币使用。

    他看了一眼宁采薇,发现宁采薇也若有所思。

    “大哥,东山寺有多少度牒可卖?”

    果然,宁采薇主动问起方鉴。她是绝不可能放过任何商机的。

    她历史不好,但是对于度牒,却比朱寅了解的更多。

    因为度牒在中国历史上,属于一种变相货币,是《中国货币史》中讲解的内容。

    她学过《中国货币史》,自然知道度牒的价值。

    这是古代最坚挺的纸币,从唐朝到清初,行使货币功能长达一千年。

    直到乾隆初期,度牒还在作为货币流通。

    接下来,度牒价格会继续上涨。宁采薇记得,万历二十年之前,度牒价格会突破二十两!

    明年就是万历十六年了。

    也就是接下来几年,翻倍!

    暴涨的理由是,民间迟迟等不到朝廷重新鬻卖度牒的政令。耐心消耗殆尽,度牒就暴涨了。

    问题是,朝廷接下来会不会重新鬻卖度牒,谁也不知道,这就使得度牒的价值走势很不确定。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