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是你啊!”(2 / 7)
度府任职。”
“八旗平时无论男女,只要身体健康,不是老弱病残,就应该平时种田捕鱼,闲暇训练战阵、骑射、火器、操帆。”
“如此一来,全民皆兵。不但外敌难犯,也能不耽误生产,能够丰衣足食,还能全民尚武。”
“不然,士卒比例太高,百姓负担实在太重了。”
“将士们不拿军饷。按照能力和资历,分为锐士、武卒、列兵、民兵四等,给与四等奖励补助。”
戚继光点头道:“雅虎说的法子,也是俺之前点头的。一万多百姓,要养五千脱产士卒,根本养不起。”
“若是拿军饷,按照戚家军的标准,每年光军饷就要十多万两,太费。”
朱寅道:“爹说的是,所以才不能拿饷。平时不拿军饷,只有打仗才拿饷。”
“平时,锐士每一季训练补贴三两。武卒每季二两,列兵每季一两,民兵没有补贴,只有训练口粮。”
“如此一来,不但每年省却一半军饷,还能激发将士力争上游,优劣有别。’
“每遇打仗,优先挑选锐士出征,按所需出兵人数,五丁抽一、三丁抽一、两丁抽一,甚至全民皆兵。”
“一旦出征,相应补贴翻两倍,就是军饷了。若是有战果,战后也能受到奖赏。”
众人闻言,都觉得八旗制度很符合人口少的岱山岛。
靖海军毕竟是海上势力,能搞到多少人口?今后很多年,人口都不会增加太多。
这就是最大的短板。
小节帅搞出来的八旗制度,能最大限度的在人口稀少的情况下,激发最大战力。
若是小国这么干,就能威胁到大国啊。
张袷想到一个问题:“这好是好,可如此一来,那就是兵民不分了,还有常设兵马么?没有常备兵...”
朱寅笑道:“张大哥问得好,其实就是八个字:番上值守,轮班戍卫!”
“八旗各自抽调两百兵披甲,共一千六百披甲,作为番上戍卫,三月一轮班。”
“这一千六百披甲,分为岱山营、衢山营、秀山营、牙卫四部。每营五百披甲,牙卫一百披甲。’
“所有战船,也分属三营。三营巡防诸岛,是应急兵马。”
“至于牙卫,这一百人就是守卫节度府,保卫节帅、留后等将帅的安危。”
“这番上轮成的一千六百披甲,就算平时的常设兵马。但这一千六百人,又不是同时一起替换,还要分批替换....”
“要保证每个月都有出营,也有入营。除了轮成者,其他人就半农半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