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重建大唐受降城(3 / 5)

加入书签

,朱寅以提前发放军饷为名,满额发放了三个月的战时军饷,一下子散出去了二十万两银子。

    这日,朱寅和众人商议缴获之事,就有人建议,将所有缴获的牲口,皮货,全部卖给宁夏的商人,换成银子上交国库。

    否则的话,这么多牛羊马驼需要吃草,只能在草原上放养,又无法长途跋涉的带回京师,怎么处理呢?

    朱寅说道:“蒙古人靠牛羊生活,我们要是拿走了他们所有的牛羊,他们就会饿死。作为王师,我们不能这么做。还有很多蒙古部落看着我们。”

    “依我说,牛羊应该平均分给他们,从此套部蒙古没有贫富之分。不过,牧场是商人们租的,他们放牧用的是商人的牧场,就必须将皮毛、肉奶、马骡等物,平价卖给牧场的商人,不得卖给外地的客商。”

    “如此一来,蒙古俘虏有活路,可以继续放牧。商人们有利可图,朝廷能从牧场抽取赋税,就是一举三得。”

    戚继光笑道:“抚军这个法子好得很,可谓面面俱到,老夫完全赞成。几万蒙古俘虏也不能苛待,不然以后就不好办了。”

    就是郝运来,郑国望,也挑不出毛病。朱寅的法子,的确是稳妥之举。

    可是他们不知道,朱寅口中的商人,主要就是宁采薇。

    当然,宁采薇也不会直接出面。她会隐身幕后,用代理人来出面参与河套项目。

    在河套圈建大牧场,招募护卫为私兵,垄断河套的商业,再慢慢掌控河套的驻军,一环套一环。

    不出十年,河套名义上是朝廷的,其实就是他和宁采薇的。

    朱寅又道:“为了防守河套,朝廷必须建城驻军。虽然诏命还没有下来,可事情可以先做起来。以大将军看,此地该驻扎多少兵马?”

    戚继光和朱寅早就私下商量过,当即说道:

    “河套千里丰原,最少要驻军万人。我军可在乌梁素海之南的黄河北岸,修建一座海河城,驻兵五千。然后在狼山山口,重建大唐受降城。”

    重建大唐受降城?众人闻言,都是眼睛一亮。

    朱寅笑道:“大将军所言,於我心有戚戚焉。不错,海河城依托乌梁素海和黄河,屏蔽东来之敌。大唐受降城堵在狼山山口,加上东边的贺兰山,南边的宁夏镇,千里河套就大可守得。”

    朱寅当然知道受降城。

    唐朝在黄河之北、阴山之南修建三座受降城,成为唐朝控制河套草原的战略支点。

    东受降城就是如今的归化城,蒙古顺义王的王城。

    中受降城就是包头,也就是九原。

    西受降城最是重要,刚好扼守北河渡口、狼山山口,曾经驻扎七千唐军。

    以朱寅穿越者的眼光看,唐三座受降城的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