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重建大唐受降城(4 / 5)
略布置,远胜明朝劳民伤财的边城堡垒。
唐朝的受降城,安史之乱时还在固守,使得唐朝死死控制着漠南草原,内部都藩镇割据了,却仍然压制着大漠南北的胡人,直到灭亡。
李如松点头道:“以末将看,若是有这两座军城,再驻军万人,守卫河套的确够了。可是修建这两座军城,工程却是不小,也绝非一日之功。”
朱寅道:“只要宁夏大胜,叛军被快速平定,起码两年之内,鞑子不敢再来侵犯河套。有这两年工夫,完全能修建两座军城。民夫不够,就让商人招募。我们不是解救出两三万汉人奴隶么?他们可以用来建城,有工钱有口
粮,朝廷不会亏待他们。”
忽然秦良玉道:“妾身以为,有了军城一万兵马自然足够,可是眼下还没有军城,一万兵马太少了。河套这么大,眼下最少要驻军两万。等到有了军城,才能减少驻军。”
朱寅点头道:“良玉将军此言有理,军城还没有建,一万兵马实在单薄了。没有两万精锐镇守,怕是压不住其他部落。哪些将军愿意暂时驻扎此地?愿意驻扎者,我向兵部保举。”
其实,他早就和义父商量好了,由义父驻扎河套!
其他人,他都不放心!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没有吱声。
统帅两万精兵驻守河套,几人有这个资格?就算有人想,也不敢自荐。
李如柏脸涨得通红,他很想干,可是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轮不到自己。
大同总兵马林很是意动,可他的资格还没有李如松老,更别说和戚继光比了。所以,他也不敢自荐。
李如松张张嘴,却是没有说话。他也想担起这个重担。可是戚继光在此,他也不好自荐。
朱寅道:“我会上秦朝廷,以后河套驻军,三年一轮替。只要驻守三年就能调回。”
“眼下我军能战者,还有三万八千人,就从各部抽调两万。我的意思是,车营留下,再留九千骑兵,八千步兵。可是这坐镇之人,却非常胜老将不可。”
留下两万精兵驻守,其实驻军就成主力了。南下平叛的兵马反倒成了偏师。
统帅主力驻守河套草原,当然非大将不可。
眼下能有这个资格的,只有戚继光和李如松。
朱寅的目的,当然是让戚继光留守。因为河套是招商区,宁采薇要投很多资源,要经营成自留地,肯定需要自己人镇守河套。
有义父坐镇河套,很多事情都能暗中谋划。义父虽然忠于大明,可对皇帝十分失望,似乎也猜到了自己的身份。
真要有那一天,义父多半会支持自己。
果然,李如松叹息一声,主动说道: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