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芷园(2 / 3)
边跟着沾光蹭吃蹭喝,当然,他出钱明远出力。
“吃怎么了?孔老夫子就是同道中人。”
“什么?这是什么谬论?”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不是孔老先生说的?”明远一边观望火候,一边摇头晃脑,“前朝魏武帝喜欢贡鸡,当朝谢太傅餐无羊肉不食,若不是伊尹爱好美食,哪有商汤六百年基业?”
“天哪,世上竟有你这样强词夺理之人。”明烨深感不可思议,一屁股挪过来坐下,夺过一只鱼去,一口咬下去,又烫又香,呜哩哇啦直叫,又舍不得吐出来,哈着气忍了半天,才含含糊糊赞叹了一番。
“也不知道陈太守文会上的餐食如何?”
“那有什么如何不如何的,谁去是为了吃饭的。”明烨嗤笑,“听说这位陈文海陈大人,是从京城贬谪来的,各家都不怎么买他面子,刚上任按惯例宴请地方世族,我爹那波还好,第二场就被人下了好大的面子。就那谁,那个刘家。好生难堪。这回还送了帖子,也不知道人家来是不来。倒算是有胸襟,要是我,当场就将人打出去了。”
看明远似笑非笑的表情,明烨气急败坏,捡了个木炭扔过去,“笑什么,我这样一表人才,难道还不能当到太守吗?”
“能能能,能能能,您将来也是位明府君。”明远笑着躲开,忽然想起他刚才说的,“郡中世族也没有几家,怎么还分开宴请?”
“这你就不知道了,虽说都是门第姻亲,但隐隐又分了两派。自汉末以降就扎根江东,后来入了吴的是一派,五胡乱华随着皇室从江北南迁的是一派,咱们明家就是后者。他们觉得自己是根基深厚的地头蛇,我们看不上他们粗鄙下流,彼此瞧不上眼,但这话又不好说在明面儿上,就这么着呗。”
·
恶补了半个月,明远填鸭般逼着这位三少爷将孔孟老庄记了一通,连佛道禅语也能说上几句,明澜叫进去考问了一遍,据说颇为满意,这才算交了差。
芷园文会前一日,府中派人往明远家走了一趟,送了两套对花刺绣的衣裳,明远娘亲小心翼翼轻轻抚摸着衣服领口,声音都轻了,像做梦一样,“这针脚……这丝线……你娘这辈子就远远见过人穿过一次,这是给人穿的么……”
二姐直乐,将一套衣服看了一千八百回,“不是给人穿,难不成供起来。我看远哥儿就很配得上。”
明桥一个人在屋门口,拿着锯子锯一块木头,沉默半天,也不看屋里,憋出一句,“那不是咱家穿的!”
明远本来在床边坐着,看着衣服不知走什么神,忽然被一句话惊醒,跳起来,“爹说得对,娘,这衣裳你先收起来,把你前日给我做的那件布袍子找出来吧。”
第二日在明家大院汇合,明澜看他一袭青衫干净简单,站在明烨身后,赞许地点点头,没说什么,一行人浩浩****往芷园去了。
都说芷园是江州府第一名园,安排布局上应天时下接地气,以春花夏雨秋月冬雪闻名,雨自然不是天上雨水,而是夏季瀑落如雨,雪也不是那个雪,而是冬日花谢如雪。而且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有新花绽放,乃是人间奇景。
明远将这些坊间传闻说与明烨听,被好生嘲笑了一番,“哪有这么神奇,不过是个大花园子,比我家的强些倒是真的。主要是这园子主人是本州中正官,赵濮赵大人,他主持清议定品,虽说现在清议的分量比不上前朝,但也是名望所在,谁能不奉承着他?”
原来如此。不关他的事,明远也就不在放在心上。
“世伯,各位世兄!”才通了名被人引入,斜里就冒出几个人来。
不是冤家不聚头,竟是刘彪兄弟,今日也人模狗样穿戴整齐还拿着把新买来的扇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