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圩四章 布谷(2 / 3)
p> 杨钧突然睁眼,翻身坐起,仔细聆听了一会儿,找个没人的空档,飞身出去。
·
巡逻士兵见怪不怪,杨钧自从投了北齐,经常醉酒狂奔,或者一个人骑马跑到营外喝个酩酊大醉,上头交代了,由他去。
杨钧一口气冲过林地发泄一样凌空跃起由草甸缓坡一路滑下,倒了背风处。
听不到布谷鸟叫声了,倒是有鹰嘹盘旋。有人打了个呼哨,鹰不啼叫了,展开双翅缓缓滑翔而下,杨钧提起酒瓶挡在身前,匕首藏在酒瓶背后,看向出声的丘包。
“漫漫秋夜长。”
来人顿了一下,接了一句,“醉饮思个郎。”
什么鬼,杨钧险些笑出来,“朝游高台观。”
“与君媾新欢。”
杨钧再忍不住,笑骂道,“快别糟蹋文帝了,曹公子听见得对你拔剑。”
小坡上探出一个脑袋来,刚才梦里的家伙冲他笑了笑。
杨钧憋屈了许多天,看见这狗头军师就气不打一处来,一扬手先将那把匕首扔了过去,明远急忙往后一闪,匕首直扎进他刚刚趴着的土堆。
“火气这么大?”
“老子心平气和的很。”
明远笑了一会儿,却忽然敛目,气息低落,“对不起,我出的馊主意。”
两人不约而同想起宁端成来,杨钧眼泛泪光,“宁兄高义,是我害了他。”
“王公子已经护送宁兄灵柩返回建康了。”江小江也走了,将这只桓公鹰留给了明远,他想邀请侯方一起走,侯方不肯,和明远一起留在广陵,天天听着对面传来的关于叛国贼子杨钧的消息,怎么也不肯信。
明远想到当日太学种种,他们列坐一堂,放歌纵酒,针砭时弊、畅谈理想抱负,宁端成虽然话少,但往往一语中的,沉凝果决。难得饮酒开怀的时刻,也曾说过,他是将黄泗围、明远他们引为知己的。到了寿阳,城上观战之后,他虽不说,明远也知道他极钦佩仰慕杨钧,否则不会独自留下助他整理后勤,结果却要眼睁睁看着自己敬仰的英雄跪伏降敌,以他金石般的坚贞心性,何其难堪。
明远艰难吞咽,哽咽道:“我们让他失望了。”
“是我,我让他失望了。”明远知道的,杨钧自然知道,他承这个情,却没想到这个果。“那天,我站在那里,像站在烈火上。所有人,跪着的站着的,都看着我,一双双眼睛,我能看出他们的不屑、羞耻。宁端成看着我,目光烈烈如刀,那双眼睛,夜夜在我梦中出现……”
明远泪水涟涟,“他不知道,他不知道,你也是忍辱负重……”
“奇怪的是,他脸色狰狞,可他看着我时,在他的眼睛里,我却看不到恨意,看不到羞愤,是另一种东西,我说不来,悲悯?同情?我不知道,但的确是充满了感情的。他能感到,他想用眼神问我什么,告诉我什么,我不明白,他死了我也不明白。他最后转过头去,他看到什么了,他在看什么,在那一刹那,我觉得他知道了什么,他的大义凛然振声疾呼中是什么?他不是带着悲愤绝望做出那种事的,更像是,更像是通透?醒悟?我不明白,这些天来我日思夜想,总也想不明白,他最后那一眼,究竟在看什么,究竟想到了什么?”杨钧坐在地上,靠着土包,自言自语,梦呓一般再次重播着那天的惊人一幕。不止是他,连慕容苌都被吓住了,惊得松开了刀。
明远听着他讷讷低语,一同回想着那一天的惨剧,最后,宁端成看了过来……明远倏然跃起,呆呆站在地上,杨钧疑惑地看着他。明远声音嘶哑,他明白了,“他看的是我。那天,我回城了,我就站在那扇屏风背后。”明远怔怔低头望着杨钧,“最后一刻,他看的是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