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进八章 流民(2 / 3)

加入书签

他们这样只关在宫里读书不通民生经济也的确有所欠缺,还是多出去走一走,粗通刑名经济的好。”

陛下不置可否,回头舅舅就叫了各种江湖艺人入府,给他们详细拆解了各种江湖骗术手段。那时候,他们谁也没有想到,最后被术士所欺丧子丧亲的,却是他们那位最骄傲自信的皇帝陛下。

·

明远让差役把道士四人押送到府衙,请刑名先问一问,自己随后就来。

一出门却撞见给他们盥洗衣物的张家婶子哭哭啼啼抱着木桶走近。

“张婶,这是怎么了?”

张婶子性格爽直,再要强不过,碰见明远,赶忙扯袖子抹了泪,“还不是那些杀千刀的北佬,他们要打就打,我只是洗了衣服路过,却被哪个手贱的流氓货色拉拉扯扯着,占老娘,占我的便宜!先生看把我裙子都糟践成什么样了!好不要脸,祖宗坟上冒白烟我看他们是嫌活得长了!”

明远顾不上她后头那一长串厉骂,揪着头一句,“怎么回事?谁和谁打起来了?”

“就是江北过来那些泼皮流民,和镇里的无赖子,一团一团打得头破血流的,吓死人了呀,哦,还有南边来的那些叫花子,也在一块打呢,把地里粮食都糟蹋了!小明先生您说这些人是不是罪该万死都抓进监狱里好了!”

明远听得心惊。他把一堆庶务推给晏容秋就是自己仔细关注着青州民间动态。青州在南北分界之地,百年来都是北人南渡的大口岸,大战以来北方陷入乱局,又陆陆续续又大量汉民渡江南下,因为怕奸细混杂,官府不敢录朝廷不敢收,反倒四下驱逐,最后大批流民聚集城外自己扎营安寨几乎形成荒野市镇。青州百战之地,又有不断反叛平叛,壮劳力十不存三,再加上朝廷反复加税盘剥,民无炊饮全赖江边鱼米。经济萧条粮食紧张,本地民众与北方流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隔三差五就因为些许小事打架斗殴,甚至发展成群殴械斗。近来南方天一道叛乱席卷各郡,大肆屠戮,又有无数百姓拖家带口逃难而来,府衙赈无可赈,民间施无可施,都各自抱团打猎求生,又形成第三方势力。各方之间,冲突不断,随时有爆发之危,明远见微知著,心存隐忧,总觉得坐在火药桶上,密切关注着地方动向。

此时一听张婶此言,再顾不上老道的案子,飞马而去。

张婶擦着眼泪呜咽,小明先生对俺真好。

城外山脚下是一片开阔地,明远到时上百人已经厮打成一团,个个血肉模糊,根本看不清谁是谁。明远鞭子在空中一抡,猛地纵马冲过,不顾马蹄踩踏,左右交替挥舞鞭子,“住手!”

一片尖叫哀嚎中,来回冲了两轮,才渐渐安分下来。这时他通知的府兵终于赶到,带着长枪木棍两边包抄,将所有人包了饺子,按着头齐刷刷跪下。

“怎么回事!打什么!”

百姓素来畏官,再豪横的人在官兵面前也畏缩发怯,一个个跪着不敢抬头。明远看见一个认识的,“牛贵,你说!”

“是,是,小明先生,这这这也没啥大事,是是这些北佬,他们,他们先抢我们麦子的!我们是还手。对,我们是还手自保!”

他话音未落,旁边一片哗然,立刻有人嚷嚷起来,“明明是你们耍赖不给粮食,当时说好了拿山货换粮食,我们交了山货,你们却拖欠着粮食不给,诚心要饿死我们!”

“粮食都交了口税,你找朝廷要去,我们自己也没有!”

“那就拿鱼抵!”

明远鞭子在空中抽了一道,压住他俩,“你是流民带头的?”

“小人叫赵宇!是流民,倒也算不上带头的。”

明远自己就是“北佬”出身,清楚流民都是结伙南渡,中青年强壮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