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章 豪强(1 / 3)
就在匈奴人冲到眼前之际,忽然流矢如雨从他们背后射来,匈奴人被阻了一阻,只这一息,背后森林中忽然杀出另一支骑兵,服饰混杂,看不出究竟是胡人还是汉人,短兵相接,匈奴人自感不敌,勒马转身就跑,也不管坑中俘虏了。
杨钧看出这一支陌生队伍就要收兵,急忙冲过去拉住打头的首领马笼头,“公子,天坑中还有一队羌人和上百被抓的百姓!”
“哦?羌人有多少人?”
“二十个。”
“你看得清楚?”
杨钧点头,“确凿无疑。”
“好。你能带路吗?”
“当然。”杨钧皱眉,“不过在下听他们闲谈,似乎在等一个叫耶律崇俊的契丹人,与匈奴人有约却迟迟未到。”
“耶律崇俊?”头领一招手,背后跟着的年轻人举起一个笼子,笼子里是一个人头,“是他吗?”头领大笑起来,杨钧这才发现他也很年轻,“他来不了了。”
“他是这些俘虏的买主吗?”
带头的年轻人有些惊讶,“你怎么知道,你听得懂匈奴人说话?”
“略通一二。”
对方打量了他几眼,没有再细问,“走吧。”
杨钧带路,他们出其不意从天坑边缘冲出,以有心攻无心,迅速击溃羌人,解救了其他百姓,几个村子还活着的里正相携前来道谢,“敢问公子高姓大名?”
领头的年轻人看看这几百号人,“在下崔家堡崔建。听说各位的村子都被烧毁了,不知道愿不愿意到崔家堡来,别的没有,荒地闲田还是有一些的,我们可以出借粮种给你们。”
崔家堡。杨钧脑袋里叮的闪了一下。
几个里正商量了一下,村子都烧毁了,他们也明白了就算躲在山沟沟里也无法避免灾祸,索性答应了崔建,举村搬迁依附崔家堡。
杨钧上前两步,“敢问是清河崔家吗?”
“不错,这位好汉是?”
“在下……”
杨钧正要说话,七公紧张地抓着他胳膊,哈腰解释,“这是我老七头的外甥。”
“啊,是,在下姓……”
“他姓原!叫原云!从原家村来看我一起被抓了!是这样吧小原!”
“不错,只是……”
“看着单薄,其实很有力气,一个人能耕十亩地!”
杨钧:……
崔建看了看他,略有些失望,他本来觉得杨钧谈吐颇有见地,竟然真的是农家子,草草点了点头,让人将他们一起带了回去。
·
杨钧虽然有鲜卑皇室血统,却是第一次深入北方内地,对周边环境情势一无所知,决定暂且跟着村民一起前往崔家堡。一路行来,四下打量,深为震撼。崔家堡背靠太梁山,地势险要,气派恢弘,外围高墙厚壁,防御设施周全,内有高层碉楼、望楼、敌楼,岗哨严密。堡内文庙、关庙、佛寺、可汗庙等二十八处公用建筑,位置对应天上二十八星宿。二十八所之间又有长达三千丈的地道相连,内中也有哨岗号令,地道深而广,甚至可以住宿演武,不过地道之事只是听说,他们还未亲眼见过。据带路的乡民说,堡内三千户,一户四五人,那这一座坞堡就有上万人口,杨钧是常年掌兵之人,不禁咋舌。
杨钧躺着无法动弹之时日日忧心南方局势,想早一日回归北府,与明远重逢。但此时既然已经深入内地,一时之间无法南渡,他索性放宽了心,也不急着走了。他少年时早就仰慕桓公北伐一统之志,既有此心,就打算亲力亲为,了解北方风土人情、形势力量,北方汉姓大族的堡子早有耳闻,正好见识一番。
七公没有子女,正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