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七章 农务(1 / 3)

加入书签

第一二七章 南泥湾大生产运动

青州城郊一块水田里,禾苗汪得一片翠绿,一个褐色短打的青年戴着草帽弯下腰一下一下插着禾苗,动作不熟练,但胜在快而有力,“大爷,你看,这排插得直了吧?”

旁边垂腿坐在田垄上歇脚的老农一边锤自己的老腰一边指点,“齐倒是齐了,就是太密了,得再拉开一点,苗苗才好长,你这后生叫啥呀,谁家的孩子,娶媳妇了没有?干活还挺得劲,再练一练准是一把好手。”大爷嚼嚼嘴巴,没有烟叶,拈了一片酸草放到嘴里嚼,“算了还是别学这个了,没出息。”

“为什么没出息?”后生埋头干活一边搭话。

“那村里差不离的小伙子都跟着杨大帅当兵去了,吃官家饭,听说还发衣服,打得好还能当官,那才有出息,你咋在这游手好闲浪**呢?逃兵啦?那可不行,小明大人说了,家家户户,送一个儿子当兵,分五亩地!”

“小明大人说的?他说的你就信吗,保不齐骗你们的!”

“胡说什么!”老汉恼火了,“小明大人和杨大帅是顶好的官,再仁善没有了,他说当兵好,那一定好,他不会骗人的。”老汉越说越火,腰不酸了腿不疼了,直接跳起来脱下草鞋就要来揍这不认识的后生,“你这老小子不学好,不去给家里挣军功挣田地,还说小明大人不好!你给我起开,老子不用你帮忙!”

“诶诶诶大爷怎么说动手就动手呢!你看我还在泥里站着呢!”

“那也是我家的泥!小明大人和杨大帅分给我家的地!”

健壮后生被老汉撵着从水田里跳上岸,还在哈哈大笑。

忽然几匹健马飞驰而来,马未停蹄马背上的骑士已经跳下来抱拳行礼,“钧帅!有圣旨来!”

“圣旨?圣他娘的旨。”杨钧在军营和田间地头厮混,混得满口粗话,属下们低着头不敢接,看他裤腿挽得老高,赤着脚,两腿泥,只一件布褂子打着赤膊,急忙蹲下到处给他找靴子,杨钧自己放下裤腿,蹬进属下捧着的鞋里,搓搓干在手上的泥,飞身上马,“你们两个留下,给这暴脾气大爷把秧苗插完。”

“老哥,先走了!”杨钧鞭子折在手里,随便挥一挥,打马而去。

“干啥去?”老大爷讷讷。

“你说的,投军去——”

老大爷呆滞地看看飞走的杨钧,又看看苦笑着被留下干活正在挽裤腿的两个军官,“他他他他是是是谁呀?”

“他你都不认识,杨钧,杨将军,杨大帅!”

·

当日桓奇派谢清儿做说客,杨钧原本绝不肯同意,但明远请了州府和兵府的属官将官一起来,一是为杨钧接风洗尘,二是共同商议此事,最后绝大多数人都以为此事可行,与其与桓奇撕破脸两路开战,不如暂且媾和,先平定天一道,再徐徐图之。

杨钧被一劝二劝,最后看连明远也同意,终于心不甘情不愿地妥协了。写了一纸手书,请谢清儿带回给桓奇,含糊地表示杨某此身许国,若桓公侍奉正朔,自当竭力。桓奇此时虽屠戮诸卫,鸠占鹊巢,但对于州县控制力愈弱,财税艰难,他的荆州兵被他养大了胃口,如今以全国之财犒养,也颇为艰难,寅吃卯粮,不知终日。

杨钧不想两面作战,他也不想,因此双方一拍即合,他手下殷氏劝他尽快找个卫家血统的小儿立为皇帝,以正名分,他心中不愿意,充耳不闻,虽停了九锡之礼,不再僭位,但任由皇位虚悬,自居摄政王,大兴土木将之前的赵秦二王王府合并改建为新的摄政王府。同样大方封赏了杨钧明远一干人等,加封杨钧为长平侯,食邑两万户,听着多,其实都是慷他人之慨,所谓封地都在天一道大本营,任他去取。但这个名号,让杨钧和明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