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二章 身死(2 / 6)

加入书签

挡住箭雨,迅速突进。

“桓奇!”明远再次张弓引箭,“弑亲灭族,勾结胡虏,尔之恶行罄竹难书,还不伏法!”

桓奇冷笑,“不必念了,你那文章我又不是没看过。天下失道,我匡扶之,干你何事?”

“祸乱朝纲,人人得而诛之!”

明远目光一闪,千钧之力卸在箭尖之上,桓奇竟举起手中襁褓去挡,明远一惊,略一错位,箭如流星飒然疾射,却错过桓奇半个身位。

两人同时纵身而上,兵刃相交,火花四溅,桓奇侧身躲过一剑,抱着赵王孙的左手竟藏着短刃,横刀划来,明远急忙向后下腰,躲过一刀,就地一个翻滚,刺他底盘。婴儿啼哭不止,混在刀刃碰撞声中,桓奇似乎毫不顾忌手中孩子,明远却左右避让,避免落了下风,桓奇嘲笑,“与侯婴差得远呢。”

桓奇虽性格乖戾,但也久经战阵,武艺在七品之上,此刻左手夹着婴儿,右手扔了匕首,接住下属从远处夺来的长枪,手腕一抖,连刺七朵枪花,连成虚影。常说一寸短一寸险,明远毫不犹豫,同样持剑在身前快速旋转,如同盾牌,他天生机敏冷静,借机仔细观察,窥到漏洞,剑柄飞速换手,从枪尖虚影中直插进去。桓奇显然没有料到,叫了一声收枪回摆,他指尖颤抖,鲜血从手腕汩汩蜿蜒,竟然虎**裂。桓奇盯着自己手腕的血,突然笑了起来,竟然抬起手舔了舔,双眼放光,“有两下子嘛,小子。”

明远没有回话,他正暗自焦虑,按路程,满戎也该到了!

桓奇使出一个青龙献爪,横枪将明远拦住,然后斜抱琵琶、提枪、勾枪、美人纫针,招式连绵如波涛出海,他猛然回枪,揽住枪头,借枪杆本身韧力反弹而出,他自己的血滴顺势洒来,竟如同暗器一样锋利,明远饶是用剑鞘挡住,也被振得后退两步。

禁军不知埋伏了多少,竟源源不断,玄甲军似有不敌,明远决意拼死将桓奇击杀于此,让杨钧免去世人责难,他咬紧牙飞身而上,桓奇却借机足下一点,整个人向后倒飞,明远正要追上,桓奇却突然将手中婴儿扔了过来,明远一骇,扑身接住,婴儿丝毫没有啼哭声,明远急忙查看,只见孩子面如金纸,胸口一个青黑手印,不见呼吸,竟被桓奇一掌击碎了心脏!

桓奇却高呼着,“弑君!弑君!小王孙被叛贼明远杀了!”

滚在四处的文武百官纷纷张望,明远怀抱婴孩尸体,百口莫辩。禁军闻言,声势更壮。

明远一剑劈开冲到面前的一个兵卒,放出怀中信号烟花,大喊一声,“撤退!”

他心生不详预感,总觉得此次突围是落入敌人圈套之中。

陈锋冲出重围,聚拢玄甲军,簇拥着明远向西门突围。

·

杨钧带着两千人时而聚拢、时而分列,如一支变化莫测的箭向前突进,每进一步,都有人倒下,却无人退却,他们拼尽全力,为另一边的袍泽创造机会,一步又一步,这支队伍仅剩不到千人,但所有牺牲者,都伤在胸口。

但他们杀死的敌人,十倍于己,百倍于己。

桓军从四面八方涌来,杨钧这个突围以吸引火力的计划可以说已经成功,但他们自己能否从必然的失败中博取一丝胜利的机会,仍然没有人知道,桓奇不知道,杨钧自己也不知道。但被他们利箭穿过,敌营已经出现裂缝,玄甲军军心大震,准备最后奋力一搏。

而就在此时,皇城中升起红色烟花,那是“事情有变”的信号。

糟了。不知载辰遇到什么事。

挂念明远,杨钧眼见突围在望,却调转马头,“向东转进!”

忽然一声号角长鸣,大地震动,漫天兵卒涌入,桓奇调来的荆州军终于在满戎之前抵达战场。大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