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消失的三十年(2 / 5)
nbsp; 黄圣衣眼睛一亮:“比如?”
“比如那个聋哑女孩,靠读唇语考上美院的;比如云南山里的小学老师,一个人教五个年级,每天骑摩托翻三座山;再比如……你爸当年办厂失败后,在菜市场摆摊卖饺子,一边包一边背英语单词的事。”
黄圣衣猛地转头看他:“你怎么知道这事?”
“我去你家吃饭时,听见你妈提过一句。”林小树笑了笑,“她说,老爷子嘴上不说,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气,觉得‘不能输得太难看’。”
黄圣衣鼻子一酸,赶紧低头喝豆浆。
“就从你爸开始吧。”林小树认真道,“我们不拍他现在的风光,就拍那段最低谷的日子。让他亲口讲,怎么在凌晨四点揉面的时候,对着收音机练发音。”
黄圣衣抬头看着他,声音微颤:“你不怕他说不出口?”
“那就等他说得出的那天再拍。”林小树语气平静,“我们可以等。”
太阳终于跃出地平线,金色光芒洒满楼宇间隙。林小树掏出手机,给王曜发了条消息:【启动《我在》系列纪录片,首期人物:黄振国。】
回复秒到:【摄影组已待命。顺便,联合国那边来信了,《普通人之声》纽约站定档明年五月,邀请你作为主讲人发言。】
林小树盯着屏幕看了很久,然后回了一个字:好。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在》系列以每周一期的速度上线。
第一集《黄振国:饺子与英语》发布当天,播放量破千万。镜头里的老人坐在狭小的摊位后,双手布满冻疮,一边熟练地捏合饺子皮,一边跟着老旧磁带朗读:“Thisisapen…”他的发音不准,语调僵硬,但眼神专注得像个备战高考的学生。
旁白是黄圣衣的声音:“我爸常说,丢脸不可怕,可怕的是连试都不敢试。破产那天,他烧掉了所有合同,唯独留下一本破旧的《新概念英语》,说‘只要我还肯学,就不算彻底输了’。”
评论区瞬间泪崩。
>“我也有这样的父亲。”
>“原来平凡人也可以这么体面。”
>“这才是真正的励志,不是爽文,是咬着牙一步步爬。”
第二集讲述一位广西乡村邮递员,三十年如一日徒步送信,背着竹篓翻越悬崖峭壁。他在镜头前说:“有些人一辈子只收到过三封信,一封是儿子考上大学的通知,一封是女儿出嫁的喜帖,还有一封……是老伴的病危通知书。我把信送到手里的时候,他们哭,我也哭。但我得笑着,因为那是他们的指望。”
第三集聚焦一名患有渐冻症的诗人,手指几乎无法动弹,靠眼球追踪设备写作。他写的最后一首诗这样结尾:
>“我的身体正在沉入黑夜,
&nb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