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怎么感觉处处是商机啊?!(4 / 5)

加入书签

手弄丢的东西。”

    林小树回了一句:**“找回来,还不晚。”**

    风波渐息,纽约之行进入倒计时。

    出发前夜,林小树独自回到昭通老家,在父母的老屋住了一晚。房子早已翻新,但他坚持睡在原来的房间里,墙上还贴着他小学时写的诗。

    半夜醒来,他听见窗外蛙鸣阵阵,风吹树叶沙沙作响。他打开录音笔,低声说:“明天就要走了。这次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吴阿婆,为了黄振国,为了所有把心事藏进歌里的人。我不知道我能改变什么,但我知道,如果不做,就会有人永远沉默。”

    清晨五点,村口聚集了几十名乡亲,捧着鸡蛋、腊肉、手工布鞋,塞进他的行李箱。

    “小树啊,替我们看看外面的世界。”一位老人拉着他的手说。

    “我会的。”他点头,“也会把外面的好东西带回来。”

    机场安检口,八位侗族老人穿着统一的深蓝布衣,银饰叮当作响。过安检时,金属探测器报警,工作人员愣了一下,随即看到她们身上层层叠叠的古老银饰,神情从疑惑变为敬意。

    一位年轻空乘主动蹲下帮吴阿婆调整肩带,轻声问:“奶奶,你们是要去唱歌吗?”

    老人点点头,用侗语说了句什么,孙女翻译道:“她说,这是最后一次了,所以一定要唱给全世界听。”

    航班起飞那一刻,林小树望着舷窗外翻涌的云海,忽然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次出行,而是一场漫长的归途。

    十个小时后,纽约肯尼迪机场外,数百名华人华侨举着横幅迎接:“欢迎中国声音!”“致敬平凡的伟大!”

    当地主流媒体也纷纷到场拍摄。CNN记者拦住林小树提问:“你认为这场演出,能在西方引发共鸣吗?”

    他想了想,说:“你们习惯听英雄的故事,但我们带来的,是幸存者的故事。他们没有超能力,没有巨额财富,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活成了光。我相信,这种光,任何文化都能识别。”

    次日,联合国总部大厅内,布置成一座融合东方意境与现代科技的展厅。“普通人之声”全球巡展正式开幕,入口处矗立着一块巨幅屏幕,滚动播放《我在》系列精选片段。

    各国代表陆续入场,有人皱眉,有人好奇,也有人不屑一顾。

    直到灯光暗下,侗族大歌响起。

    那一刻,全场静默。

    八位老人身着盛装,缓步走上中央舞台。没有伴奏,没有扩音,仅凭人声构建出恢弘的和声空间。古老的音律如风穿林,如水漫石,穿越语言与种族的壁垒,直抵人心。

    一曲终了,足足十秒钟无人鼓掌??所有人都沉浸在余韵之中。

    然后,掌声爆发,经久不息。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