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怎么感觉剧情全错了?(4 / 5)
三千人排队,最长等待两小时。许多人并非为了购物,而是想坐在角落喝杯菊花决明子茶,听听背景音乐里循环播放的山涧流水声与采药人哼唱的民谣。
一位抑郁症康复者留下纸条:“在这里,我第一次觉得商品也可以有灵魂。”
海外扩张也在稳步推进。
继迪拜之后,新加坡、吉隆坡、悉尼陆续开设专柜。王曜坚持不做大规模广告投放,而是与当地中医诊所、瑜伽馆、冥想中心合作举办“东方疗愈之夜”活动。参与者免费体验草本头疗按摩,聆听关于“五脏与四季”的小型讲座,临走时获赠一小瓶试用装。
口碑如藤蔓攀援生长。
东京银座的一家高端百货突然打来电话,请求紧急补货。原因是某日本顶流女演员在综艺节目中透露自己“三年没换过洗发水”,主持人追问品牌,她举起一瓶青蘅记玫瑰滋养露:“这是我在上海朋友家试过之后,托人从中国背回来的。”
消息传回国内,团队哭笑不得。王曜却敏锐捕捉到机会,立即启动“东亚文化共鸣计划”,邀请中日韩三国女性艺术家联合设计限量款包装,主题为“山河同源”。其中一款以富士山、黄山与金刚山为背景,配诗曰:“云雾共一脉,花开不同枝。”
产品上市即售罄。
然而,真正的考验仍在前方。
九月中旬,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召开闭门研讨会,议题赫然写着:“化妆品功效宣称规范化管理草案征求意见”。多位专家提出,应严格限制“防脱”“抗皱”等词汇使用,除非提供长达两年的双盲对照临床试验数据。
若新规落地,市面上九成宣称功效的产品都将面临下架风险。
会议结束后,万玉第一时间联系王曜:“我们怎么办?S-CX1虽然有效,但二期临床还没结束。”
王曜沉默片刻,忽然问:“其他企业什么反应?”
“都在lobbying(游说),希望放宽标准,或者给过渡期。”
“那我们就反着来。”他声音坚定,“明天发声明,支持国家严管。同时公开所有S-CX1研究数据,接受全社会监督。”
“这太冒险了!万一被对手挑出漏洞……”
“那就证明我们还不够好。”王曜打断她,“我们要的不是一个钻空子的胜利,而是一次行业的正名。”
第二天,巴王官网发布千字长文《致中国化妆品监管的一封信》,呼吁建立“科学、透明、可追溯”的功效认证体系,并宣布自愿将S-CX1纳入最严测试流程,欢迎同行对比验证。
文章刷屏朋友圈。
一位退休药监老干部转发并评论:“三十年了,终于有人敢把刀递给别人。”
十月底,新规暂缓执行,取而代之的是“龙头企业试点申报制度”。巴王毫无悬念入选,成为唯一一家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