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看茶,上好茶(5 / 6)
殷士儋实在是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但是他还是冷静下来,苏泽奏疏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钱从哪里来?
不解决这个问题,这份奏疏就是大饼。
全国这么多县,就是一座小学十名教师,这也是一笔庞大的开销。
殷士儋向苏泽问出关键的问题:“子霖,户部能同意吗?”
苏泽这才说道:
“这些是下官来找大宗伯的原因。”
“如果这笔钱全部由国库所出,户部大概是不会同意的。”
果然!
殷士儋相当于被泼了凉水,逐渐冷静下来。
苏泽继续说道:
“但是,大宗伯,这笔银元,也不该都由国库出钱。”
“教育本就是地方事务,地方学风也关系官员考核。”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地的教育惠及的是整个地区。”
殷士儋想起自己的求学之路,深以为然的点头。
明代士绅回报家乡的一个手段,就是致仕后归家办学。
一个地方出的官员越多,当地不可避免的也会受到更多的政策优惠。
古往今来,这都是人之常情。
苏泽说道:
“所以这笔钱,应该由朝廷和地方官府分润支出。”
“下官的想法,由礼部和户部牵头,在国库中专门拨出一笔银元来。”
“地方上愿意设置小学的,那就可以申请这笔款项。”
“地方出资十份,国库就补贴五份。”
“如此一来,又可以倡导地方办学之风,又不用背上太大的负担。”
“办学的费用,也要由当地学政官员负责,不能由官府挪用。”
殷士儋听完,抚掌道:
“妙啊!”
苏泽的办法确实巧妙。
朝廷出一半的钱,算是资助地方上办小学。
这鼓励地方官员办学,但是也让他们尽量用自己本县的资金来办学。
&nb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