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看茶,上好茶(4 / 6)
nbsp; 一个是去武监预科,读完两年考核合格升入武监。
一个是水师预科,同样是读完两年升入水师学堂。
另外可以留在本县继续读书,参加科举考试。
最后就是升入国子监预科。
和原时空对比,武监预科和水师预科都是专门的陆军和海军中学。
国子监预科则是综合性的中学。
国子监预科最后可以选择的范围更大,包括苏泽创办的各类专门的学院,如果愿意也可以参加武监和水师学堂的考试,避免军队体系过于封闭。
小学——预科(中学)——大学的三级体系就算是初步完成了。
看完苏泽计划的殷士儋,又怎么能不激动。
大明原本也有学校。
县学、府学、国子监,以及各种私人书院。
但是这些学校,和近代意义上的学校是不同的。
县学府学都是有一定功名的读书人学习的地方。
国子监在国初的时候也承担过培养人才的功能,但是也随着科举壮大而逐渐荒废。
苏泽这一套体系,算是回归了教育的初衷,回到了教育人才上。
小学需要教师,这些教师要怎么来?
苏泽的奏疏中,各地小学的教师,分为两个途径。
一个是原本地方上的蒙师,通过学政主持的教师资格考试,就可以去小学任教。
另一个则是国子监预科的毕业生,如果也能通过教师资格考试,同样可以去小学任教。
小学就是一个开蒙识字的机构,本身不需要太高的文凭。
而小学时归属于礼部管理,这些教师同样被礼部管理。
苏泽提出比照六等吏员,同样设置六等教师的待遇,比照当地县吏发放俸禄,按照资历和能力考核提拔。
这是多么大的宏伟蓝图!
对于礼部来说,这就增加了职权!
如果各县设置小学,这就是多少个小学?
这些小学如果都归属礼部管理,礼部就不再是一个虚浮的部门,而是拥有伸入地方触手的超级大部。
苏泽的计划从人才培养到机构设置,都已经帮助礼部规划好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