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有司共议(2 / 6)

加入书签

名支持。

    反对者将自己的反对意见单独列在其后,并且签上自己的名字。

    如果无法形成多数意见,那这次群臣共议就失败,大家各自回去起草奏疏。

    苏泽不得不承认,高拱这位吏部尚书是管理学的高手,这套议事方式确实更高效,也更加方便皇帝决策。

    这次中书廊搜集了陕甘地区的地方官员,朝廷的巡查官员,以及兰州的肃王府有关民情的奏疏。

    再加上各地卫所的军事情报,嘉峪关的火者问题奏疏,最终形成了一套资料。

    苏泽越看,眉头越皱。

    他反复看了两遍之后,这才将这些资料都还给郭准。

    “请苏翰林明日准时去鸿胪寺议事。”

    苏泽点点头,接下了内阁的议事堂帖。

    ——

    次日,苏泽来到了鸿胪寺。

    苏泽才想起来,自己好像从没有来过鸿胪寺。

    王世贞出使草原以来,鸿胪寺地位和通政司一样开始提升,如今已经排到了小九卿衙门的前列,甚至有官员也已经将其列为大九卿衙门。

    鸿胪寺坐落于长安右门外的玉河西岸,苏泽联系紫禁城的位置,这里大概是后世的国家大剧院?

    鸿胪寺的面积不小,因为它东接迎宾馆,西接乌蛮市。

    迎宾馆不用说了,就是迎接各方来贡使者的地方。

    乌蛮市则是专门给外国朝贡使者做生意的地方,比如当年朝鲜使者就是在这里卖纸的。

    苏泽来到鸿胪寺门口,就见到了正在迎接共议官员的沈一贯。

    “子霖兄,已经有几位大人到了,你先进去吧,我还要在门外迎客。”

    “对了,汝默兄也来了。”

    沈一贯特意换上了一套新的官服,招呼完苏泽后说道。

    虽然这一次是比阁部共议低一个档次的群臣共议,但是出席的人员规格不低。

    内阁之中,教育专务大臣殷士儋代表内阁出席。

    六部中,吏部、户部、礼部、兵部,也都会派遣郎中级别的官员出席。

    通政邮递司,鸿胪寺也都有中层官员出席。

    再加上一个倡议者苏泽,这些都是大明经常接触实务的官员,由他们进行议事,并且将结果汇报给皇帝和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