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汝先在前线城池驻守,打探东贼虚实,切勿轻易出兵,我再举荐亲近晋公的将领,若有大战,便派他们去,你稳坐帅帐便是。”
宇文毓也没指望四弟能够打赢,他都没正经上过战场,援军也只是阻遏齐人第一波攻势的,若真是大举入侵,后续周国自然会有源源不断的兵将顶上。
而若是齐军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刚好给四弟竖立军功。
在众人的细细谋划之下,决定了推举的人选,第二日在朝堂上宣布了改各州都督诸军事为总管的消息。
这个举措,晋公一党当然知道是什么意思,宇文护刚刚作出一心为社稷、对权势无留恋的姿态,默默接受了这个结果。
宇文毓也没想一步到位,先封宇文护的哥哥、已故的章武孝公宇文导的儿子宇文亮为永昌公,宇文翼为西阳公作为安抚,随后任命了宇文宪为益州总管、长孙澄为玉璧总管,其他赵刚、韩雄、尉迟迥也先后被任命。
不过这只是地方军政长官的改制,具体的军队将领,还需要宇文护配合,因此宇文毓也不在朝堂上自取其辱了,下朝后写好诏书,让人送呈天官府。
天官府的职掌是“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具体职责是吏部,也就是组织部、人事部的职能,其长官大冢宰卿是六官之首,而且总揽六典之政。
在府中,宇文护看完了天王的诏书,笑着说:“果不出卿所料,彼意使人掌军耳。”
“此乃常理,我猜其中必有鲁国公。”
说话的是宇文秀,人如其名,清秀俊逸,风仪悠游,因此即便他是汉人,宇文护也将他引为心腹智囊。
宇文秀本姓杜,出身京兆杜氏,是晋朝名将杜预的后代,京兆杜氏是关中望族,也是宇文泰大力拉拢的对象,因此他被赐了国姓宇文,是经典的京兆望族子弟入仕、成为西魏帝室亲重,又随着周篡魏鼎而效忠宇文氏的路子。
宇文护笑了笑,将手中诏书递给他看,宇文秀扫过一遍,随后说:“天王还举荐了秦郡公、昌城公与江陵公,想是要混在一起,让晋公您看不透。”
宇文护点点头,秦郡公是文王六子宇文直,昌城公与江陵公分别是是宇文护的次子宇文深与三子宇文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