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臣弟如何能当得?!”
宇文邕连忙推辞,但宇文毓坚持。
他已经想好了,这次需要让宇文邕出战,原本宇文邕就是蒲州的刺史,而今改制为总管,他就能抓住这个机会将蒲州的军事掌握在手中,若是齐国军队不强,将之击溃,那宇文邕更是立下了战功,届时不会和普六茹忠一同镇守蒲州,宇文毓会争取让他们其中一个回朝。
最好是宇文邕,这样在宗室里,他的号召力就会更强,给自己争取到优势。
而如果这次击不溃齐军,那宇文护自然要负担主要责任,毕竟他把军权都扣在手里,自己这边能很轻松的甩锅,同时因为局势危险,他也不得不更加尊重自己,难以做出废杀兄长那样之事。
说到底,还是兄长要搞政变杀死宇文护,虽然不是不行,但失败了就是全错,宇文护因此收获了部分同情与支持,也让宇文毓自己现在的处境更加被动。
总之目前的一切都是为了把军权收回来,宇文毓自己无法动弹,甚至出不了宫门,也只能将这个任务交给宇文邕了。
况且,宇文毓心中隐约有些不好的预感,若是不幸追踵弟弟宇文觉的后路,那么自己就会立祢罗突为继任人。
自己还没有子嗣,若让宇文护再扶立一个幼弟做天子,有充足的造势时间,那他们父亲创造的伟业,就真的为他人做嫁衣了。
祢罗突上位时,若能有些许军功在身,也是一块响亮的招牌,让他领军出征,就是为此做的准备。
“朕知你素来谦逊,不愿居功,但国事危急,非你不可担此重任。”
宇文毓神色郑重,走下台去,握着邕的手:“你自幼聪慧过人,言必有中,却少些军伍历练,此番东贼来犯,便是你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军队有你在,我就放心了。”
见宇文邕还在犹豫,他又苦口婆心起来:“你若不借此机会积累军功,日后如何服众,担起更大的责任?从晋公手中拿回军权,又从何谈起?”
经过再三劝说,宇文邕才勉强同意,只是他接着说:“即便天王有意,但晋公那,恐难以应允。”
宇文毓轻笑:“这个无需多虑,他也怕战败损威,我多加推举,必能以你为元